Na_2CO_3胁迫对番茄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婷
作者: 徐婷;周传余;周超;赵索;武琳琳;谭可菲;杨慧莹
作者机构:
关键词: Na2CO3;盐胁迫;番茄幼苗;脯氨酸;SOD;POD;CAT
期刊名称: 黑龙江农业科学
ISSN: 1002-2767
年卷期: 2014 年 04 期
页码: 78-80
摘要: 为进一步探究番茄的耐盐机理,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a2CO3胁迫对番茄幼苗脯氨酸含量、SOD、POD及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盐胁迫时间及盐浓度的增加,脯氨酸含量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SOD、POD和CAT活性均呈先上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盐胁迫15d,Na2CO3浓度为20mmol·L-1时,SOD、POD活性达到最高值;Na2CO3浓度为5mmol·L-1时,CAT活性达到最高值,之后均呈现下降的趋势。综上,盐胁迫条件下,番茄可调动自身抗氧化酶来提高抗盐性,但随着盐胁迫时间及浓度的增加,番茄抗氧化系统遭到破坏。
分类号: S641.2
- 相关文献
[1]低温胁迫对3个红掌品种叶片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田丹青,葛亚英,潘刚敏,沈晓岚,何勇,张智,刘晓静,朱祝军. 2011
[2]果实成熟衰老与保护酶系统的关系. 吴彩娥,王文生,寇晓红. 2000
[3]铅胁迫对芋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素君,邹日,柏新富,李锡香,王海平,宋江萍,邱杨,沈镝. 2014
[4]高压电场处理对高粱种子萌发期酶活性的影响. 胡建芳,张作伟,杜慧玲,陈建中,王慧杰. 2017
[5]核盘菌对大豆致病力差异与抗氧化酶系统酶活性的关系. 李易初,石凤梅,马立功,刘佳,孟庆林. 2021
[6]多效唑对梨干旱胁迫的保护效果. 王玉莲,顾广军,杨晓华,张武杰,程显敏. 2010
[7]水分胁迫对马铃薯试管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李建武,王蒂. 2008
[8]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保护酶活性变化的研究综述. 颉建明,颉敏华. 2003
[9]陆地棉功能叶不同生育时期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 王新望,王惠萍,李俊尧,冯复全. 1995
[10]低温对库尔勒香梨不同部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卡德·艾山,胡西旦·买买提,玛丽娅·沙塔尔. 2012
[11]寄主植物对芒果壮铗普瘿蚊为害的生理效应. 蔡鸿娇,王宏毅,傅建炜,江兴荣,刘金海. 2012
[12]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叶片膜保护酶系统的影响. 李建武,王蒂,雷武生. 2007
[13]油桃果实成熟过程中脂质过氧化相关酶活性变化研究. 李军,王文雅,郭函子,胡小松. 2006
[14]保护酶与果蔬成熟衰老的关系. 冯云霄,及华,李丽梅. 2007
[15]不同抗性豌豆品种人工接种白粉病后相关生理指标研究. 陆建英,王昶,张丽娟,闵庚梅. 2018
[16]两种诱雄剂对黄瓜植株保护酶类活性的影响. 李跃建,刘小俊,冉进,房超,刘独臣. 2008
[17]钙素化合物对贵妃玫瑰葡萄光合作用及SOD、POD、CAT活性的影响. 杨阳,王咏梅,吴新颖,魏彦峰,杨立英,宫磊. 2014
[18]低温胁迫下4个剑麻品种的SOD、POD、CAT变化. 张学财,周文钊,李俊峰. 2009
[19]盐胁迫下外源Se对杂交酸模耐盐性的影响. 郭洪海,孔令安,董晓霞. 2001
[20]Fe~(2+)胁迫对西洋参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张丽娜,孙海,李腾懿,张亚玉.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半干旱区浅埋滴灌技术对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杨慧莹;王宇先;高盼;徐莹莹;张巩亮;闫锋;董扬;申惠波
关键词:黑龙江省;浅埋滴灌;大豆;水分利用效率;产量
-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选育
作者:周超;王俊强;韩业辉;徐婷;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于运凯
关键词:玉米;嫩单47;选育;特征特性;早熟;高产
-
半干旱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富里酸含量及其结构特征的影响
作者:高盼;王宇先;李欣洁;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张巩亮
关键词:半干旱区;秸秆还田方式;土壤富里酸;荧光结构
-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寒地粳稻光周期敏感性评价
作者:赵富阳;马波;胡继芳;谭可菲;刘传增;闫锋;董扬;侯晓敏;李清泉;韩业辉
关键词:粳稻;农艺性状;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
水肥一体化下施氮量对土壤有机氮组分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高盼;张巩亮;申惠波;刘玉涛;徐婷
关键词:水肥一体化;施氮量;有机氮组分;玉米产量
-
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谷子种子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作者:闫锋;董扬;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王冰雪;周超;杨慧莹;范国权;刘凯
关键词:谷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甲基磺酸乙酯(EMS)
-
东北半干旱黑土区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影响
作者:高盼;申慧波;王宇先;蔡姗姗;徐莹莹;杨慧莹;王晨;张巩亮
关键词:秸秆还田方式;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荧光结构;东北黑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