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南地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和建平
作者: 和建平;黄杏娥;王宇萍;余莹;和文佳;和加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悬钩子属;种质资源;种;生境;特征特性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24 年 25 卷 011 期
页码: 1980-20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悬钩子属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目前认为中国西南地区是悬钩子属植物的分布中心;然而,尚不清楚该区域悬钩子属野生植物资源的分布现状。本研究通过野外考察、查阅标本和文献的方法,对中国西南地区的悬钩子属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同时对西南地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收集、保存及有药用价值的植物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发现:中国西南地区有悬钩子属植物142种、69变种,占全国悬钩子属的68.27%,其中特有种47种、40变种;西南地区的悬钩子资源有草本8种、2变种,灌木134种、67变种;悬钩子果实颜色多为黄色、红色或黑色,以小核果集中生于花托上形成聚合果,多浆或干燥,果实多为近球形或球形,直径多为1cm左右。据报道有药用价值的有22种、1变种;适合在滇西北高海拔地区作为育种材料或引种驯化的有5种;这些悬钩子属植物资源分布在海拔100~4300 m。本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中国西南地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分布区、海拔、生活型、生境类型以及植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和遗传育种提供了基础数据。
分类号: Q949.9
- 相关文献
[1]悬钩子属野生植物在贵州的开发与保护. 李志琴. 2010
[2]贵州省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悬钩子属药用植物资源研究. 朱映安,和加卫,杨正松,杨燕林,杨洪涛,唐开学. 2007
[3]悬钩子属野生种及品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 杨正松,和志娇,和加卫,程在全,毕海林,王朝文. 2013
[4]树莓整形修剪技术简介. 张红军. 2010
[5]自育烤烟新品种/系在韶关生态烟区的评价与筛选. 李集勤,陈俊标,袁清华,刘阳,熊飞,马柱文,李淑玲,黄振瑞. 2020
[6]湖南稻种资源主要特征特性与利用状况. 李小湘,刘文强,潘孝武,周志武,李卫红,盛新年. 2013
[7]云南省越橘属植物资源研究. 黄杏娥,和加卫,杨正松,李燕,和志娇. 2014
[8]浙江省马铃薯地方种质资源鉴定. 沈升法,吴列洪,项超,李兵. 2019
[9]甘蔗种质资源的研究. 王水琦,王子琳,潘世明,郭陈福,曾东火. 2002
[10]关于柞树在植物分类阶元“科”、“种”、“属”的几个问题考证. 王连珍,董绪国. 2008
[11]作物种间和品种间水分利用效率差异研究进展. 周绍松,李永梅,周敏. 2007
[12]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悬钩子属植物资源考察及开发利用. 朱映安,和加卫,杨正松,毕海林,和秀云,唐开学. 2007
[13]大豆根腐病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高同春,周书其,王振荣,葛芳玉. 1992
[14]上海市主要蔬菜种类研究(待续). 陈龙英,董玉光,杨瑞云,朱丽华. 2006
[15]《中国家畜家禽寄生虫名录》增补(二). 沈杰. 2005
[16]西瓜属(Citrullus Schrad.)的分类系统研究. . 2015
[17]稻麦连作区野燕麦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 张绍明,李宜慰,冯兆华,高联义. 1999
[18]不同鲤鱼种间DNA遗传标记多态性. 梁利群,孙效文. 1999
[19]上海市主要蔬菜种类研究(续完). 陈龙英,董玉光,杨瑞云,朱丽华. 2006
[20]寄生虫生物材料资源保藏技术规范实施细则. 刘金明,苑纯秀,陈兆国,傅志强,石耀军.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乡村振兴背景下"百团千员"助农增收服务模式的工作成效-以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高山经济植物研究所为例
作者:王玲;黄杏娥;郭承刚;汤王外;王丽娟;曹杨;和寿星
关键词:乡村振兴;科技创新;助农增收;“百团千员”;农科服务团
-
四季草莓蒙特瑞无土栽培技术
作者:王宇萍;和建平;余莹;苏泽春;和加卫
关键词:四季草莓;蒙特瑞;无土栽培技术
-
兰坪县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成效分析
作者:杨洪涛;余莹;吴永斌;毕海林;和志娇;木永青;郭淼;王朝文;和加卫
关键词:兰坪县;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成效
-
外引蓝莓品种在滇西北的耐旱性评价
作者:苏泽春;杨文宏;杨燕林;杨正松;和建平;木永青;余莹;和加卫
关键词:蓝莓;自然干旱;耐旱;隶属函数;双变量方差
-
云南省蓝莓基质栽培发展现状及对策
作者:苏泽春;杨燕林;和加卫;杨正松;吴永斌;和志娇;余莹
关键词:蓝莓产业;基质栽培;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
霞脆桃在丽江地区引种栽培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汤王外;郭承刚;黄杏娥;徐春莲;郭应杰;杨文宏;苏畅;曹杨;王玲;和寿星
关键词:霞脆;丽江;引种表现;栽培技术
-
云南独蒜兰生物学特性 濒危原因及保护对策
作者:郭承刚;汤王外;和寿星;黄杏娥;郭应杰;杨文宏;苏畅;曹杨;王玲;徐春莲
关键词:云南独蒜兰;生物学特性;濒危原因;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