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稻的竞争优势及耐逆性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其勇

作者: 李其勇;李星月;朱从桦;向运佳;杨晓蓉;张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草稻;竞争优势;耐逆性;遗传改良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9 年 031 期

页码: 115-123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为了有效防除杂草稻和利用杂草稻的抗逆特性,本研究分析了杂草稻在田间出苗、分蘖、生长环境、光合作用、物质积累、养分吸收利用、产量形成等方面对栽培稻的生长影响和竞争优势;概述了杂草稻在长期适应生态环境过程中形成的耐深播、耐低温、耐干旱、耐盐碱、耐重金属、抗病性等主要耐逆特性.指出了发掘杂草稻的优异特性基因资源应用于水稻遗传改良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杂草稻化感作用对合成植物源除草剂有借鉴意义.

分类号: S451

  • 相关文献

[1]河北省地方水(陆)稻品种抗性的研究. 闫志利,张启星,刘国庆,王永新,王秀萍,刘亚琴,孙宇. 1999

[2]东乡野生稻重要耐逆性状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邱在辉,胡标林,肖叶青,李霞,彭志勤,万勇. 2017

[3]利用CRISPR/Cas9技术编辑AFP1基因提高水稻耐逆性. 周天顺,余东,刘玲,欧阳宁,袁贵龙,段美娟,袁定阳. 2021

[4]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获得耐逆性增强的高羊茅转基因植株. 吴关庭,陈锦清,胡张华,郎春秀,陈笑芸,王伏林,金卫,夏英武. 2005

[5]水稻短胚芽鞘基因SCP1的图位克隆. 王芳芳,李宇翔,梁宇航,黄荣峰,张玉琼,秦华. 2020

[6]CBF转录激活因子及其在提高植物耐逆性中的作用. 吴关庭,胡张华,陈锦清. 2003

[7]转CBF1基因增强水稻的耐逆性. 吴关庭,郎春秀,胡张华,陈笑芸,王伏林,金卫,陈锦清. 2006

[8]特色农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研究. 刘志民,刘华周,汤国辉. 2002

[9]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不育两型系花粉与外源花粉竞争能力研究. 王华. 1997

[10]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对提高中国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扩大出口的启示. 曾玉珍,曾祥俊. 2004

[11]农业循环经济的“四元并联”主体系统模型研究. 邹冬生,唐文辉. 2010

[12]江西农产品发展优势及对策. 李春根,徐志文,涂北根,钟荣,周开洪,张道新. 2007

[13]陆地棉杂交组合F1、F2竞争优势研究. 裴小雨,裴小雨,刘艳改,周晓箭,李威,王星星,贺昆仑,张飞,任中英,赵俊杰,杨代刚. 2021

[14]引进广东水稻种质的恢保关系及杂种优势评价. 谢戎,周志淑,刘成元,汤昌兴,黄富. 2009

[15]中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基于世界5大蔬菜出口国的比较分析. 段艳艳. 2018

[16]两系亚种间杂交水稻组合的产量和品质性状杂种优势分析. 邢运高,王宝祥,陈庭木,杨波,刘艳,徐波,孙志广,迟铭,李健,李景芳,方兆伟,卢百关,徐大勇. 2021

[17]烟台白羽肉鸡产业竞争优势分析-基于益生、民和、仙坛三家上市公司视角. 王晓峰,李新,范梅华,朱云芬,顾华兵. 2020

[18]中国与南非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及增长空间分析. 梁丹辉. 2014

[19]水稻产量性状竞争优势QTL定位. 朱玉君,陈俊宇,张振华,张宏伟,樊叶杨,庄杰云. 2016

[20]论安徽茶业如何由比较优势转向竞争优势. 廖万有. 200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