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单色光对兔行为及同期发情影响的机理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孝青

作者: 潘孝青;王杏龙;杨杰;邵乐;秦枫;李健;张霞;翟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单色光;视网膜;松果体;同期发情;分子机制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0 年 012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讨不同LED光色对兔行为及同期发情影响的分子机制.行为学观察在6 m*6 m正方形漏缝木地板平台上进行,四周用敞门兔笼合围,每边6个兔笼,笼内均匀放置常规乳头式饮水器及料槽,兔笼上方60 cm处分别安装LED灯带,向下投射LED红光(660 nm)、绿光(540 nm)、蓝光(480 nm)和白光(400~760 nm),光照强度均100 lx,时长为12 D∶12 L,每周随机调整1次LED灯带位置,确保LED光色成为唯一变量,摄像头记录并统计母兔选择性停留行为.LED光色试验是将不同LED光色下300只单笼饲养的后备母兔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兔笼上方60 cm处向下投射LED红光(660 nm)、LED绿光(540 nm)、LED蓝光(480 nm)和LED白光(400~760 nm),对照组为白炽灯(400~1 050 nm).正式试验中,每周五至周日18:00至次日06:00,时长为12 h,光照强度均为100 lx,预试期7 d,正试期90 d.结果显示:不同LED光色能够影响母兔活动空间的选择,LED红光环境更易被母兔接受并停留,其停留频率分别比LED绿光与LED蓝光高13.1%和11.6%,差异显著(P<0.05).LED红色光及白炽灯组后备青年母兔血清中的β-内啡肽、5-羟色胺浓度显著(P<0.05)高于LED绿光组及LED蓝光组;LED红光环境中皮质醇浓度显著(P<0.05)高于LED绿光组.LED红光组母兔同期发情率与白炽灯对照组及LED白光组相比,分别提高20.89%和10.51%,差异显著(P<0.05).LED红光组母兔视网膜内Opn4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白炽灯组和LED绿光组(P<0.05).不同LED光色对特定时间段(23:30至次日00:30)母兔血清MLT含量有影响.与LED绿光组相比,LED红光组环境中母兔血清MLT含量低10.32%,差异显著(P<0.05).与LED白光相比,LED红光能显著(P<0.05)抑制松果体内Aanat mRNA的表达(P<0.05).LED红光组母兔松果体中Mel1a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LED绿光组和蓝光组(P<0.05).总之,规模兔场短日照季节周期化繁殖生产中,每周连续3 d于晚间18:00至次日凌晨6:00之间,采用100 lx LED红光进行补光,可提高母兔同期发情率,LED红光能够通过视网膜-松果体路径对兔行为及同期发情产生影响.

分类号: S829.1

  • 相关文献

[1]松果体调控动物季节性繁殖概述. 杨颖,陈黎,卢立志. 2017

[2]烟蓟马趋光规律及不同波长色板田间诱捕效果. 张起恺,王海鸿,吴圣勇,雷仲仁. 2019

[3]单色光间歇性刺激胚蛋对肉仔鸡胸肉生长及肉品质的影响. 张林,张海军,武书庚,岳洪源,姚军虎,齐广海. 2012

[4]单色光红光影响家禽繁殖性能的研究进展. 陈哲,于建宁,朱欢喜,施振旦. 2016

[5]红蓝单色光对水培烟草幼苗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孟霖,徐宜民,宋文静,王程栋,刘晓冰,梁盟,王树声. 2015

[6]小鼠视网膜胆碱能无长突细胞出生后的密度分析. 梁海恬,何士刚. 2009

[7]生物特征识别及其在大型家畜个体识别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钱建平,杨信廷,吉增涛,刘学馨,孙传恒,邢斌. 2010

[8]达氏鲟视网膜早期发育及其相关机能. 史玲玲,危起伟,柴毅,杜浩,李罗新,谢晓. 2013

[9]小鼠视网膜胆碱能无长突细胞出生后空间分布规则度分析. 梁海恬,何士刚. 2013

[10]光周期对四指马鲅视网膜结构和视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周慧,区又君,温久福,李加儿,蓝军南. 2019

[11]四指马鲅视网膜早期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周慧,李加儿,区又君,温久福,王鹏飞,谢木娇,刘奇奇,赵彦花. 2017

[12]中华鲟视网膜早期发育及趋光行为观察. 柴毅,谢从新,危起伟,陈细华. 2007

[13]肉羊混精技术在在生产中的应用结果. 陈秋菊,彭龙,曹秀月,王韵斐,汤化军,张文敬,赵芳,江平,赛很图娅. 2013

[14]不同激素组合对杂交山羊同期发情效果的试验观察. 谭尚琴,李洪曙,何明才,王清颖,唐继高,韩燕雁. 2016

[15]受体牛不同处理方法冷冻胚胎移植效果研究. 何光中,龚铭,张向鹏,罗启华. 2007

[16]贵州黑山羊胚胎移植试验. 杨茂生,李洪曙,黄波. 2009

[17]全国水牛繁殖科研协作组会议. 董用威. 1984

[18]绵羊同期发情及人工授精技术的研究. 石岩,李清泉,韩天龙,黄国成. 2014

[19]不同诱导发情对胚胎移植产羔率的影响. 赵霞,达来,阿拉坦沙. 2003

[20]肉羊混精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结果. 陈秋菊,彭龙,曹秀月,王韵斐,汤化军,张文敬,赵芳,江平,赛很图娅.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