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家系自交与杂交对繁殖和子代早期生长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好锋

作者: 王好锋;高保全;段亚飞;韩晓琳;刘萍;李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杂交;自交;繁殖;生长

期刊名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ISSN: 2095-1388

年卷期: 2014 年 02 期

页码: 114-12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培育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新品系,选择差异较大的两代自交家系进行家系内自繁和家系间杂交的试验,建立了三疣梭子蟹近交系和杂交系,并比较了其繁殖性能和子一代早期生长与存活的情况。三疣梭子蟹A家系为自交F6,B家系为自交F3,均为基因纯化程度不同的两个家系,试验设计自交组F66(A♀×A♂)、F33(B♀×B♂)和杂交组F63(A♀×B♂)、F36(B♀×A♂)4个试验组。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两个自交组亲蟹的抱卵量、排幼量和单位体质量抱卵量均比两个杂交组大,且均显著高于F63组(P<0.05),而自交组的单位体质量排幼量和孵化率也均比杂交组大,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在繁殖性能上,杂交组并未表现出杂种优势。幼蟹的早期生长和存活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使Ⅱ期幼蟹至Ⅴ期幼蟹的生长和存活两个表型性状都得到了改良,杂交组(F63和F36)在早期生长阶段相对于自交组(F66和F33),体质量的总体杂种优势率为14.38%~25.05%,全甲宽的总体杂种优势率为5.57%~10.27%,体质量和全甲宽的增长速度各组均为F63>F66>F36>F33,其中F36组相对于F33组各表型性状的杂种优势均明显大于F63组相对于F66组的杂种优势;杂交组存活的总体杂种优势率为22.49%~36.67%,其中F63组相对于F66组存活的杂种优势明显大于F36相对于F33组的杂种优势。研究表明,三疣梭子蟹杂交组在繁殖性能方面虽未表现出杂种优势,但在早期生长和存活方面表现出了显著的杂种优势,这可为进一步开展三疣梭子蟹选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分类号: S968.252

  • 相关文献

[1]三疣梭子蟹自交与杂交家系子一代生长和存活的比较. 王好锋,韩晓琳,段亚飞,高保全,刘萍,李健. 2014

[2]连续九代家系内自交对三疣梭子蟹幼体变态和形态性状的影响. 刘贤曦,任宪云,高保全,刘萍,李健. 2016

[3]甜菜新品种吉甜205的选育. 张玉琴,方清,王世发,杨国,邹世亨,安路光. 1995

[4]不同类型荷花杂交、开放授粉、自交结实性及出苗率研究. 李欣,姜红卫,刘敬阳,李静会,蒋华伟,徐君. 2013

[5]蝴蝶兰红花系品种“火凤凰”的杂交结实性研究. 卜朝阳,黄昌艳,闫海霞,王晓国,卢家仕. 2015

[6]利用F-MSAP分析菜心表观遗传多样性. 史卫东. 2022

[7]非洲菊品种杂交与自交结籽的研究. 李金泽,熊丽,桂敏,吴丽芳,蒋亚莲. 2005

[8]蝴蝶兰红花系品种间杂交结果率研究. 曾碧玉,朱根发,刘海涛. 2007

[9]不同授粉方法对克服百合杂交受精前障碍的作用. 陈琼,穆鼎,义鸣放,明军,刘春. 2007

[10]斑节对虾南海1号和非洲品系自交、杂交群体的形态差异分析. 蔡云川,江世贵,孙苗苗,黄建华,杨其彬,姜松,杨丽诗,邱丽华,周发林. 2016

[11]大蜡螟幼虫的体色遗传规律. 熊延坤,张青文,徐静,段灿星,周明牂. 2002

[12]基于ITS Sanger测序的香蕉杂交和自交后代的鉴定. 曾鸿运,许林兵,吴元立,黄秉智. 2024

[13]不同近交程度对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繁殖性能的影响. 王好锋,高保全,刘萍,李健,潘鲁青. 2016

[14]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不同地理种群内自繁和种群间杂交子一代生长性状的比较. 高保全,刘萍,李健,戴芳钰,罗云,戴艳菊. 2008

[15]三疣梭子蟹3个地理种群杂交子一代生长和存活率的比较. 高保全,刘萍,李健. 2008

[16]肉牛杂种优势持续利用方式探讨. 李旭,吴健,李海燕,秦立红,刘基伟. 2015

[17]寒兰杂交及种子离体萌发研究. 徐晓薇,柴明良,杨燕萍,潘可可,曾爱平,江南,王丽芳. 2011

[18]夏洛莱羊在内蒙古繁育及杂交利用的探讨. 田果良,唐道廉,田瑛,钱宏光. 2010

[19]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生长和育种性能分析. 高保全,刘萍,李健. 2015

[20]中国对虾和三疣梭子蟹新品种培育. 李健,刘萍,王清印,何玉英,高保全,李吉涛.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