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重组微生物的环境监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霞

作者: 陈中义;张杰;宋水山;李国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遗传重组微生物(GMM);生物安全;监测方法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ISSN: 1003-3505

年卷期: 2005 年 25 卷 03 期

页码: 12-1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遗传重组微生物 (GMM)的环境监测作为生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越来越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密切关注。综述了目前遗传工程菌和重组DNA的环境监测的主要方法。一是基于培养的方法 ,包括利用选择性培养技术 ,报告基因 ,基因探针和PCR ,免疫监测等 ;一是基于免培养的方法 ,包括显微镜观测法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ISH) ,基于直接提取微生物总DNA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等。重点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报告基因和基于直接提取总DNA的DGGE TGGE方法 ,同时指出我国应加强GMM遗传监控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研究及应用。

分类号: Q93-3

  • 相关文献

[1]拉萨河谷山地灌丛草地植物多样性监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罗黎鸣,武建双,余成群,潘影,苗彦军,武俊喜,明升平,郭应杰. 2016

[2]大气氮沉降监测方法及中国不同地理分区氮沉降研究进展. 梁亚宇,李丽君,刘平,白光洁,吕薇,普锦成. 2018

[3]草莓蚜虫发生动态监测与防治技术研究. 王华弟,沈颖,赵帅锋,张志恒,戴德江. 2019

[4]冬小麦品质的影响因素及高光谱遥感监测方法. 黄文江,王纪华,刘良云,赵春江,宋晓宇,马智宏. 2004

[5]粉虱和蓟马类害虫的抗药性监测方法. 吴青君,徐宝云,谢文,王少丽,张友军. 2013

[6]水稻害虫及其天敌在生境间迁移的监测方法和原理. 俞晓平,吕仲贤,陈建明,郑许松,徐红星,陶林勇,K.L.Heong. 1999

[7]阿米西达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技术研究. 谢标洪,朱文达,华旭明,曾传龙,何益民. 2011

[8]小麦吸浆虫监测方法评价. 武予清,蒋月丽,段云. 2008

[9]二化螟抗药性研究进展. 杨眉,褚晋,田春晖,李佳宁,刘欣宇,于凤泉. 2023

[10]广西贺州市稻纵卷叶螟监测方法效果评价及动态分析. 黎达境,江雨唯,陆秀红,吴碧球. 2023

[11]关乎公共卫生安全、生态系统安全疫苗生产企业亟待“添加”管控“功能”——浅谈动物疫苗生产过程中的生物安全控制措施. 宋立荣. 2007

[12]关于英国口蹄疫暴发污染;给全球疫苗研究、生产机构发出的重要警示——生物安全控制的“弦”必须绷紧. 宋立荣. 2008

[13]转基因水稻外源基因向近缘种群漂流和渐渗的研究进展. 汤日圣. 2012

[14]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及其对应策略. 程焉平,庄炳昌. 2001

[15]完善国门生物安全防御体系建设工作的思考. 梁照文,王美玲,郑炜,葛雨航,王宏宝. 2017

[16]南繁生物安全技术管理对策研究. 许桓瑜,林祥明,黄启星,张雨良. 2018

[17]水稻根围和人体洋葱伯克氏菌的基因型比较. 张立新,宋幼良,罗远婵,李斌,谢关林. 2007

[18]转mtlD/gutD基因稻米对大鼠性腺毒性的实验研究. 陈河,王慧中,赵文华,蔡玲斐,王灵均,陈小囡,黄大年. 2007

[19]生产环境下兽用生物制品的生物安全控制. 宋立荣. 2007

[20]转基因杨树的研究及其生物安全评价. 杨利艳,孙毅,谢莉琴.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