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氮水平和有机无机配施对夏玉米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红梅

作者: 刘红梅;赵建宁;王志勇;杨殿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夏玉米;施氮量;有机无机配施;氮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11 年 27 卷 12 期

页码: 77-8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夏玉米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肥料的各去向受施氮量影响较大,施氮量越大,表观残留量、淋溶损失量、气态损失量均增加。表观利用率在施氮低于200kg/hm2时,表现为增加,高于200kg/hm2时,则表现为减少。配施有机肥比例越大,表观利用率、表观淋溶损失率越小,表观残留率则越大。气态损失率在有机无机配施条件下最小。淋溶损失是氮素肥料的主要损失途径。综合考虑,氮肥表观利用量、表观残留量和淋溶损失量,以纯氮施入量200kg/hm2,75%的N由有机肥提供、25%的N由尿素提供的处理为较理想的氮素施用水平和配比组合。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供氮水平和有机无机配施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王志勇,红梅,杨殿林,李鹏,庞凤梅. 2008

[2]不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氮素利用率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李燕青,温延臣,林治安,赵秉强. 2019

[3]供氮水平和有机无机配施对麦田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刘红梅,庞凤梅,赖欣,杨殿林. 2012

[4]不同施肥量和方式对小麦产量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刘红梅,修伟明,赵建宁,杨殿林. 2011

[5]施氮量对高粱产量、品质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曹晓燕,武爱莲,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 2021

[6]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不同施氮水平对玉米生长及其根际土壤氮的影响. 云鹏,高翔,陈磊,卢昌艾,张金涛,刘荣乐,汪洪,林国林. 2010

[7]施氮量对不同种植密度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美微,刘京宝,乔江方,李川,黄璐,张盼盼,赵霞,李萍. 2020

[8]华北平原中部夏玉米农田不同施氮水平氨挥发规律. 山楠,赵同科,杜连凤,安志装,何艳洁,郝玉翠,孙秀君,串丽敏. 2020

[9]施氮与灌水对夏玉米产量和水氮利用的影响. 谢英荷,粟丽,洪坚平,王宏庭,张璐. 2012

[10]施用氮肥对太行山前平原区作物产量和土壤硝态氮残留量的影响. 茹淑华,耿暖,张国印,王凌,孙世友. 2015

[11]密度和施氮量对四川盆地夏玉米茎秆抗倒性能与产量的影响(英文). 陈红琳,沈学善,刘定辉. 2012

[12]施氮量对不同夏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乔江方,何佳雯,侯传伟,张美微,杨铭波,韩琳琳,张盼盼,李川,牛军,郭涵潇,穆蔚林. 2024

[13]种植密度和施氮量耦合对夏玉米干物质积累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高逖,李春喜,周宝元,徐光武,马玮,赵明. 2017

[14]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氮量对夏玉米氮素吸收利用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郭丽,史建硕,王丽英,李若楠,任燕利,张彦才. 2018

[15]不同降雨年型施氮量与收获期对夏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梦,张垚,葛均筑,周宝元,吴锡冬,杨永安,侯海鹏. 2023

[16]施氮量对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土壤硝态氮分布和累积的影响. 茹淑华,张国印,孙世友,耿暖,王凌,陈贵今. 2011

[17]密度和施氮量对丘陵区机播夏玉米产量及倒伏影响研究. 陈红琳,沈学善,王昌桃,张玉兰,刘定辉. 2012

[18]冬油菜季氮肥减量对后茬夏玉米氮素供应与产量的影响. 杨勤,赵前,田效琴,李卓,刘永红,李伟. 2022

[19]氮肥施用量对华北集约化农区作物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 茹淑华,张国印,耿暖,王凌,孙世友. 2015

[20]施氮与灌水对夏玉米土壤硝态氮积累、氮素平衡及其利用率的影响. 栗丽,洪坚平,王宏庭,谢英荷,张璐,邓树元,单杰,李云刚.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