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氮高效种质苗期筛选与鉴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远月丽

作者: 远月丽;易媛媛;战勇;陈李淼;袁松丽;黄毅;肖之源;张婵娟;周新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氮利用效率;耐低氮胁迫指数;生物量;根构型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22 年 44 卷 003 期

页码: 539-5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氮高效利用种质资源的筛选与鉴定是大豆高产育种的重要前提.本研究以78份大豆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水培养法,分析正常氮(氮浓度为7.5 mmol/L)和低氮(氮浓度为0.75 mmol/L)条件下大豆生物量和耐低氮指数.根据地上部干重、总干重、耐低氮胁迫指数初步筛选出3份耐低氮材料(2011-X-559、2011-X-618、2011-X-639)、3份低氮敏感材料(2011-X-472、2011-X-531、2011-X-547)和2份中间型材料(吉育86、东农53).进一步复筛测定8份大豆种质材料的叶绿素含量、生物量、氮含量和根系形态构型等17个氮利用相关指标,通过对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筛选出总干重、整株氮含量、整株总氮、总根长、根体积和根表面积6个指标可作为大豆苗期耐低氮评价关键指标,并依此鉴定出耐低氮材料2011-X-618和低氮敏感材料2011-X-531.本研究为大豆耐低氮机制解析和氮高效育种提供了优异种质资源和理论指导.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根构型在玉米/大豆间作系统中的营养作用. Ismael A.Mboreha,佘丽娜,廖红,陈怀珠,孙祖东,严小龙. 2005

[2]大豆磷效率应用核心种质的根构型性状评价. 赵静,付家兵,廖红,何勇,年海,胡月明,邱丽娟,董英山,严小龙. 2004

[3]施磷对麦/玉/豆套作体系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陈远学,周涛,王科,崔雅琪,张朝春. 2014

[4]间作玉米对大豆鼓粒期产量与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杨春杰,谭春燕,陈佳琴,刘作易,龚丽娜,朱星陶. 2015

[5]基于多载荷无人机遥感的大豆地上鲜生物量反演. 陆国政,杨贵军,赵晓庆,王艳杰,李长春,张小燕. 2017

[6]Cu~(2+)胁迫对大豆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张亚坤,宋鹏,潘大宇,王文森,周亚男,王成,罗斌. 2019

[7]牧草促生菌分离鉴定及对大豆促生性能的研究. 舒健虹,王子苑,刘晓霞,曾庆飞,王小利. 2020

[8]植物免疫诱抗剂对大豆苗期生长的影响. 任晓旭,应武,黄雨晴,徐盛春,阮松林,张胜. 2024

[9]辽河流域棉区棉花综合利用试验研究. 赵丹,李瑞春,金路路,徐敏,王子胜. 2024

[10]供磷水平对不同磷效率基因型大豆生物量积累及分配影响. 吴俊江,王金生,刘丽君,林蔚刚,刘庆莉. 2015

[11]玉米根系生长特性及氮肥运筹对根系生长的影响. 秦华东,伍龙梅,张婧,李忠,黄敏,江立庚. 2014

[12]播期对直播一年生当归药材形态与物质积累的影响. 谢志军,龚成文,米永伟,王国祥. 2019

[13]玉米根系空间分布特性的数学模拟及应用. 秦华东,伍龙梅,李忠,张婧,江立庚. 2015

[14]番茄根系对控释氮素的响应及其理想构型. 杨俊刚,廖上强,孙焱鑫,李艳梅,邹国元. 2017

[15]行距对机采棉干物质积累及氮磷利用效率的影响. 尔晨,林涛,张昊,田立文,崔建平,郭仁松,邓方宁,汤秋香. 2020

[16]高氮密植栽培对湘两优900产量形成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健晓,王小娟,屠乃美,王效宁,符策强,唐清杰,李建武,刘爱玉. 2019

[17]施氮量对高粱产量、品质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曹晓燕,武爱莲,王劲松,董二伟,焦晓燕. 2021

[18]黄淮海玉米自交系氮利用效率相关性状分析. 安洪周,高增玉,李魁英,和剑涵,武玉华,张全国. 2021

[19]SODm尿素氮减量对河西绿洲灌区春玉米产量效益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崔云玲,张立勤. 2021

[20]不同栽培密度对博优225产量与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陈健晓,林朝上,胡春花,符研.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