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秸秆还田减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和氮磷流失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莉

作者: 姚莉;王宏;张奇;刘海涛;罗付香;王谢;郑盛华;梁繁;林超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秸秆还田;施肥;水稻;径流;氮磷流失;产量;四川省

期刊名称: 水土保持通报

ISSN: 1000-288X

年卷期: 2022 年 42 卷 004 期

页码: 18-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持续性秸秆还田减施化肥对水稻产量和氮磷随径流流失的影响,为当地农业资源循环再利用和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四川省广汉市开展连续3 a(2018-2020年)的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常规施肥处理(T1)和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减氮28.57%,减磷25.11%(T2)2种施肥方式,分别测定了地表径流中氮磷浓度、流失量,水稻秸秆、籽粒的产量和氮磷吸收量、水稻收获时土壤养分.[结果]随着秸秆还田年限的增加,T2可达到显著的增产效果,其中2020年T2比T1增产16.93%.与T1相比,T2的总氮和硝态氮流失量分别增加6.25%~14.97%,6.99%~15.03%,可溶性总氮、总磷和可溶性总磷流失量分别降低0.94%~6.03%,4.66%~10.32%和5.77%~21.15%.土壤中全磷、速效磷、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年际变化显著(p<0.05).与T1相比,T2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8.79%的全磷和30.56%的速效磷.[结论]持续秸秆还田与减施化肥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同时,减少了化肥投入量,降低了磷素的径流流失量,但增加了氮素径流流失的风险,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应进一步优化处理.

分类号: S158.5%X52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模式对小麦产量和氮磷流失的影响. 董妹勤,陈晓冬,李建强,傅庆林,郭彬,刘俊丽,李华. 2022

[2]秸秆覆盖和绿肥种植对丘陵茶园氮磷流失的影响. 俞巧钢,姜铭北,孙万春,黄郑宸,王峰,王强,马军伟. 2023

[3]横坡垄作和秸秆覆盖对红壤坡耕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程鹏,廖超林,肖其亮,彭华,简燕,胥爱平,朱坚. 2022

[4]自然降雨条件下秸秆还田对巢湖流域旱地氮磷流失的影响. 王静,郭熙盛,王允青. 2010

[5]密云水库库区不同植物篱模式下的氮磷阻控效应. 王磊,索琳娜,魏丹,金梁,丁建莉,苏刘燕,安志装. 2023

[6]不同秸秆还田与肥料配施模式对稻田地表径流磷素流失的影响. 姚莉,王宏,唐彪,张奇,陈红琳,罗付香,郑盛华,林超文. 2023

[7]化肥减氮配施对洞庭湖区双季稻产量和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的影响. 袁沛,周旋,杨威,尹凌洁,靳拓,彭建伟,荣湘民,田昌. 2023

[8]水肥管理措施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稻田氮磷流失的影响. 黄东风,李卫华,王利民,林新坚,范平,邱孝煊. 2013

[9]豆麦轮作区麦秸长期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王秋菊,姜宇,周鑫,米刚,刘鑫,李婧阳,刘峰,中本和夫,黄丹萍. 2019

[10]前茬作物秸秆还田下轮作模式和施肥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张国伟,王晓婧,杨长琴,束红梅,刘瑞显. 2021

[11]有机替代对农田土壤肥力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张康宁,俞巧钢,叶静,马军伟,符建荣. 2019

[12]秸秆还田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程子珍,范先鹏,余延丰,吴茂前,熊桂云,张富林,刘冬碧,夏颖,张志毅. 2021

[13]2001—2010年四川省杂交水稻审定品种的分析. 何芳,吕建群,陈林. 2012

[14]湖北省三峡库区不同种植模式下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刘方谊,夏颖,黄敏,雷秋良,刘宏斌,范先鹏,张富林,吴茂前. 2018

[15]稻秸还田对稻麦两熟农田麦季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 郭智,周炜,陈留根,郑建初. 2011

[16]南方旱坡地土壤雨季径流量与养分流失的研究. 何铁光,苏利荣,苏天明,张野,李婷婷,李琴,韦彩会,李忠义,俞月凤. 2016

[17]广西坡耕地主要经济作物施肥与养分径流流失初探. 秦芳,苏利荣,苏天明,张野,何永群,胡钧铭,李忠义,韦彩会,李婷婷. 2014

[18]四川省萝卜养分管理技术现状与评价. 陈远学,吕世华,冯文强. 2010

[19]水稻田秸秆还田条件下的氮肥调控与钾肥替代试验. 郑霞,孙玉海,王关林,刘东,苏章锋,潘久四,孙世清,丁亨虎. 2017

[20]不同麦秸还田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常勇,黄忠勤,周兴根,孙克新,周涧楠,丁震乾,王波,李小珊.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