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栽培措施对春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及 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朴琳
作者: 朴琳;李波;陈喜昌;丁在松;张宇;赵明;李从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玉米;栽培措施;冠层结构;干物质;密植;籽粒产量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0 年 53 卷 015 期
页码: 3048-30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春玉米密植群体优化栽培模式下冠层结构特征,并探索其对冠层生产的调控机制及对产量提高的贡献.[方法]以耐密高产品种"中单909"为试验材料,设置105000株/hm2种植密度,采用深松(S)、宽窄行(W)及化控(C)的组合,形成4种根-冠优化栽培模式:(1)传统模式(旋耕20 cm,60 cm等行距,RU),(2)耕层优化模式(深松耕作35 cm,60 cm等行距,SU),(3)冠层优化模式(传统旋耕20 cm,80 cm+40 cm宽窄行,叶面喷施磷酸胆碱合剂ECK,RWC),(4)综合优化模式(深松耕作35 cm,80 cm+40 cm宽窄行,叶面喷施磷酸胆碱合剂ECK,SWC).比较不同栽培模式下冠层大田切片(垂直)、群体光分布、光合性能、蔗糖合成酶活性及籽粒灌浆的差异.[结果]相较于常规栽培模式(RU),耕层优化模式(SU)的玉米冠层叶片干物质增加,冠层优化模式(RWC,SWC)下密植群体株高和穗位高降低30 cm以上,但群体整齐度下降明显;RWC和SWC处理,叶片垂直分布似"纺锤型"更为均匀,垂直高度180—240 cm的光能截获相比传统模式显著降低8%—37%,而穗位以下(120—180 cm)相比传统模式提高44%—129%;RU和SU处理呈现"漏斗型"株型特征,叶片集中分布在冠层顶部.根-冠协同优化可改良高密玉米群体冠层垂直结构,显著提高穗位及穗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增加穗位叶蔗糖磷酸合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维持生育后期冠层叶片的生理活性,延长干物质活跃积累期10 d以上.[结论]综合优化模式(SWC)改变冠层干物质空间分布,增加了密植群体中下部光能截获和光合碳代谢能力,促进了花后冠层物质生产及籽粒灌浆,显著增加玉米籽粒产量.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生育后期冠层结构对超高产小麦品种(系)光能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李萌,隋娜,王鹏,赵世杰,孟庆伟,田纪春. 2009
[2]四川盆地9000kg hm~(-2)产量潜力小麦品种的花后冠层结构、生理及同化物分配特性. 李朝苏,汤永禄,李俊,马孝玲,李式昭,黄明波. 2017
[3]新疆南疆不同棉花品种的生长特征及其品质分析. 辛明华,辛明华,李小飞,韩迎春,王占彪,冯璐,王国平,雷亚平,杨北方,邢芳芳,熊世武,辛明宇,李亚兵. 2020
[4]滴灌量对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沈东萍,张国强,王克如,肖春华,徐文娟,刘广周,张小伟,陈永生,陈江鲁,刘朝巍,李少昆. 2018
[5]品种、空间布局及种植密度对春玉米冠层结构、物质生产及产量的影响. 朱金城,陶洪斌,盛耀辉,高英波,杨利华. 2015
[6]耐密性玉米冠层结构对密度的响应. 何佳宾,李叶蓓,聂言顺,张萍,郭正宇. 2016
[7]双重化控对春玉米不同密度群体冠层结构的影响. 焦浏,董志强,高娇,陈传晓,卢霖,董学瑞,李光彦,许艳丽. 2014
[8]高密度条件下株型改良对春玉米根-冠特征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赵耀,程前,徐田军,刘正,王荣焕,赵久然,陆大雷,李从锋. 2025
[9]栽培措施及其互作对北方春玉米产量及耐密性的调控作用. 朴琳,任红,展茗,曹凑贵,齐华,赵明,李从锋. 2017
[10]主要栽培措施对北方春玉米产量贡献的定量评估. 杨哲,于胜男,高聚林,田甜,孙继颖,魏淑丽,胡树平,李荣发,李从锋,王志刚. 2020
[11]黄土高原旱地秋覆膜及氮肥秋基春追比例对春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勇,宋尚有,樊廷录,高育峰. 2012
[12]种植密度对贵州春玉米茎秆抗倒伏性能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郑迎霞,陈杜,魏鹏程,卢平,杨锦越,罗上轲,叶开梅,宋碧. 2021
[13]耕作和秸秆还田方式对东北春玉米吐丝期根系 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姜英,王峥宇,廉宏利,王美佳,苏业涵,田平,隋鹏祥,马梓淇,王英俨,孟广鑫,孙悦,李从锋,齐华. 2020
[14]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春玉米氮素的需求规律与适宜施氮量. 蔡红光,袁静超,刘剑钊,闫孝贡,张洪喜,梁尧,任军. 2017
[15]不同栽培方式下春玉米养分累积与转运特征. 王艺霖,张水梅,袁静超,程松,梁尧,刘松涛,任军,蔡红光,刘剑钊. 2022
[16]氮肥运筹对黄土高原春玉米产量形成和氮代谢的调控效应. 高钰,闫耀廷,赵刚,张文伟,豆丽萍,李可夫,宋展树,高丽. 2023
[17]减源对不同密度春玉米开花后干物质及氮、磷、钾积累转运的影响. 曹玉军,吴杨,刘志铭,崔红,吕艳杰,姚凡云,魏雯雯,王永军. 2019
[18]不同施肥模式对南方红壤旱地春玉米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唐海明,汤文光,汪柯,郭立君,张帆,杨光立. 2016
[19]不同施肥模式和覆盖方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肖小平,汤文光,汪柯,郭立君,李超,程凯凯,杨光立. 2016
[20]东北和西北春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积累特点比较. 侯慧杰,范盼盼,邹楠,谢瑞芝,王克如,肖春花,李少昆.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花生MTM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于树涛;殷业超;张诗行;张宇;董敬超;高磊磊;王传堂
关键词:花生;MTM1基因;生物信息学;表达分析
-
青花6号辐射诱变体系探索及突变体库的构建
作者:董敬超;王腾蛟;于树涛;殷业超;张宇;王立夫;张诗行
关键词:花生;青花6号;突变体;辐射诱变
-
阜花花生新品系多点试验分析
作者:王腾蛟;殷业超;张诗行;张宇;王力夫;高拙;熊志浩;于树涛;董敬超
关键词:花生;阜花;品系;产量;多点试验
-
巴西橡胶树HbbHLH48基因克隆与亚细胞定位分析
作者:范晓康;樊松乐;刘明洋;郭冰冰;杨洪;代龙军;张宇;王立丰
关键词:巴西橡胶树;HbbHLH48;克隆;表达分析;亚细胞定位
-
低温高剪切挤压重组制备工程糙米工艺优化及其品质特性分析
作者:高扬;李家磊;严松;管立军;王崑仑;李波;周野;姚鑫淼;陈凯新;任传英;卢淑雯
关键词:低温高剪切挤压;工程糙米;工艺优化;营养特性;理化特性
-
香蕉新品种"宝岛蕉"的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
作者:程世敏;赵明;张欣;谢子四;苏祖祥;马源;谢艺贤;黄丽娜;魏守兴
关键词:香蕉;香蕉枯萎病;宝岛蕉;巴西蕉;抗性;栽培技术
-
黄芪多糖对糖尿病肾病足细胞铁死亡介导的线粒体损伤的影响
作者:秦炜;张宇
关键词:黄芪多糖;糖尿病肾病;足细胞;铁死亡;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