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农作物生物技术的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范云六

作者: 范云六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农业生物技术;转基因植物;植物基因工程;品质改良;育种过程;植物细胞工程;性状基因;植物发育;基因转化;基因沉默

期刊名称: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ISSN:

年卷期: 2000 年

页码: 6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1.二十世纪农作物遗传工程取得的成就至目前为止,植物基因工程已经在很多方面有了很深入的发展,包括抗虫、抗病毒、抗细菌、抗真菌、抗逆(如抗寒冷、抗盐碱)、品质改良(包括碳水化合物的改良、油脂的改良、蛋白质的改良)等.此外,在植物发育调控基因工程方面进展也很快,如开花期的调控、成熟期的调控等.植物细胞工程与基因工程的结合,更大程度地提高了基因转化的成功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加速了单一性状基因育种过程以及在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飞速发展的现代农业与生物技术. 沈桂芳,张志芳. 2004

[2]功能基因转化小麦的研究. 徐惠君,杜丽璞,叶兴国,徐琼芳,陈明,马有志,李连城,辛志勇. 2004

[3]转基因棉花叶面细菌数量消长的初步研究. 孙福在,张永军,洪玉梅,刘鹏,谢扬军,黄翅. 2004

[4]棉花arf1基因启动子的功能验证. 管敏,崔洪志,邓建华,武小平,郭三堆. 2005

[5]抗除草剂转基因水稻安全评价. 陆永良. 2009

[6]基因转化技术在大豆育种上的应用现状. 王升吉,尚佑芬,杨崇良,李长松,赵玖华,吴元华,刘忠智. 2000

[7]中国棉花转基因研究进展. 王坤波,宋国立. 2001

[8]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的沉默及应对策略. 刘勇,宋君,刘文娟,张富丽,王东,尹全,雷绍荣. 2013

[9]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 . 2006

[10]3个自选玉米杂交种雄性不育化育种过程及其利用. 马春红,李九云,郑积德,翟彩霞,郭秀林,崔四平,陈霞,李广敏. 2005

[11]甘蓝突变体材料的初步研究. 方智远,刘玉梅,杨丽梅,庄木,张扬勇,孙培田. 2012

[12]陆地棉品种Y18细菌人工染色体文库的构建. 郭红媛,张锐,孟志刚,刘东军,耿青山,戴培红,郭三堆. 2005

[13]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应用与展望. 汪勋清,刘录祥. 2008

[14]选择基因型在数量性状基因定位中的应用. 孙艳萍,王建康. 2009

[15]大豆遗传图谱的加密及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 万昆,邱丽娟. 2008

[16]利用辐射诱变与细胞工程技术定向培育耐盐小麦. 刘录祥,郑企成,赵林姝,王晶,郭会君,赵世荣. 2006

[17]小麦分子标记研究和新品种选育进展. 何中虎,夏先春,陈新民,张勇. 2009

[18]植物细胞工程在蔬菜育种上的应用. 孙日飞. 2002

[19]利用加倍单倍体与核辐射技术培育耐盐小麦. 刘录祥,郑企成,赵林姝,郭会君,赵世荣,陈文华,王晶. 2005

[20]植物中甾醇糖基转移酶的研究进展. 余劲夫,李家儒.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