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疯病发生机制与防治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继东
作者: 李继东;陈立川;王会鱼;陈鹏;杨琦琪;张玉;李奇承;冯建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枣;枣疯病;植原体;致病因子;致病机制;综合防治
期刊名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1-7,1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综述了枣疯病病原及传播途径、发病的生理生化变化、植原体分类地位、发病过程的基因表达变化、基因组及致病因子、抗病品种选择、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就枣疯病植原体致病因子和其他致病蛋白导致发病的分子机制、枣疯病的定量精准施药、物理防治技术和设备的开发等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为枣疯病发生机制和防治提供参考。
分类号: S436.65
- 相关文献
[1]宁夏枣疯病植原体分子检测. 魏天军,吴云峰,李百云. 2010
[2]枣疯病植原体保存体系构建. 葛宏,李继东,陈鹏,王会鱼,叶霞,谭彬,张梦阳,冯建灿. 2019
[3]枣疯病研究进展. 郭建民,杨俊强,薛新平,马光跃,申仲妹. 2017
[4]采用荧光显微技术对枣疯病病原进行鉴定. 申仲妹,陈红玉,杨俊强,马光跃,薛新平,郭建民,孙锡峰,连永宏. 2019
[5]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法提纯枣疯病植原体DNA. 刘玲雪,肖琦,杨淑珂,路兴波,高瑞. 2017
[6]枣疯病研究进展. 樊新萍,乔永胜,田建保. 2006
[7]泰安枣疯病植原体的分子鉴定. 余贤美,王海荣,安淼,沈广宁,吕菲菲,周广芳. 2012
[8]陕西清涧县枣疯病发生和危害调查及防治建议. 田国忠,罗飞,张志善,郭加虎,任国宏,高子县. 2000
[9]运用RAPD技术分析检测枣疯病植原体基因. 樊新萍,田建保,A.Bertaccini,王娟,杨晓宇. 2007
[10]枣疯病药剂防治技术研究初报. 徐秀德,李项宇,董怀玉,吕成军,高景林. 2004
[11]我国不同地区枣疯病发生动态和主导因子分析. 田国忠,张志善,李志清,申艳普,郭加虎. 2002
[12]青枯雷尔氏菌致病机制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林海云,车建美,刘波,郑雪芳,唐唯其,朱育菁. 2011
[13]枣疯病研究的进展. 陈永萱,陈泽安. 1991
[14]不同药物滴注对枣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申仲妹,杨俊强,马光跃,薛新平,郭建民,孙锡峰,连永宏. 2018
[15]枣疯病媒介昆虫研究进展. 杨帆,虞国跃,李姝,王甦,王山宁. 2024
[16]仔鹿常发病防治技术. 闫新华,邴国良,李忠宽,葛明玉,许贵友,王桂荣,关玉林,范庆会,宋长友,崔尚勤,李国华,商业,郑周田. 2000
[17]安徽地方枣种质枣疯病植原体16S rDNA序列分析. 周张彬,孙俊,周军永,陆丽娟,俞飞飞,孙其宝. 2014
[18]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国外研究新进展. 费诺亚,陈华民,杨玉文,关巍,刘宝玉,赵廷昌. 2022
[19]苦瓜枯萎病研究进展. 关峰,万新建,张景云,缪南生,孙卓. 2018
[20]十字花科作物根肿病研究进展. 余方伟,张伟,李建斌,于利,王神云.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MaxEnt模型的银胶菊及其天敌银胶菊叶甲的适生区预测
作者:陈地宝;张玉;杨鸣;林蓉;刘万学;Weyl Philip;冼晓青
关键词:银胶菊;银胶菊叶甲;适生区;Max Ent
-
日粮营养水平调控反刍动物钙代谢研究进展
作者:金鹿;陈鹏;李胜利;张春华;萨初拉;杨鼎;付乐;张崇志;陈攀亮;诺民;李文婷;刘威;王博;赵亚星;宝华;孙海洲
关键词:日粮营养水平;钙代谢;反刍动物
-
四川烟农合作社的现代化实践与优化策略探索
作者:陈鹏;吴绍军;张远盖;王谢
关键词:烟农合作社;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四川省
-
9个黄羽肉鸡品系的腹膜色素过度沉积特性比较分析
作者:何静怡;何燕华;刘天飞;罗威;陈鹏;计坚;罗成龙;舒鼎铭
关键词:黄羽肉鸡;腹膜色素过度沉积;体重;胫围
-
饲粮中添加薏苡米糠对蛋鸡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龙飞;李建伟;李俊;黎恒铭;刘天涛;陈鹏;全贵阳;武书庚
关键词:薏苡米糠;蛋鸡;生产性能;肠道健康;免疫功能
-
德阳雪茄产业现状分析与展望
作者:陈鹏;吕吉;张远盖;周彦君;王谢
关键词:雪茄产业;SWOT分析;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
-
不同加工方式对体外模拟胃肠消化香菇活性物质含量及活性的影响
作者:姚芬;刘红霞;范秀芝;史德芳;殷朝敏;高虹;张玉;姚望
关键词:香菇;加工方式;总酚;总黄酮;粗多糖;香菇嘌呤;体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