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熟春玉米自交系绥系708的创新与思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石运强
作者: 石运强;孙艳杰;邵勇;魏国才;南元涛;金振国;高利;冯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早熟;春玉米;自交系绥系708;创新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9 年 009 期
页码: 243-244
摘要: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利用玉米自交系绥系601与外引国内骨干系铁7922杂交选系后回交两次,以此为原始材料自交;对适应区的主要病害进行人工接种鉴定,筛选抗病株系;在早代进行密植鉴定,筛选抗倒、耐密植株;S4世代进行配合力跟踪测定,确保不丢失高配合力株系;在最后决选时辅以较早成熟期(110~120 d)、适中株高与穗位高的选育标准,最终育成高配合力、较早熟期、抗逆性强等多优性状集成的玉米自交系绥系708.利用其选育的玉米品种普遍具有熟期早、抗逆性强、品质优等特点,成为我国重要的早熟春玉米种质资源之一.绥系708的成功育成也为利用外引优良种质改良与提升本土种质利用潜力,提供了育种实践与参考.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创新建设. 丁宁,李琳. 2016
[2]山东蚕研所家蚕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与创新. 顾寅钰,石瑞常,张凤林,王安皆,李化秀. 2004
[3]种子产业化链联接机制的构建与创新. 陈亲凯,陈有诚,陈志兴. 2005
[4]强化农业园区创新 促进重庆“圈翼”互动共振. 古小东,弓成林. 2011
[5]创新农业科研单位工会工作的思考. 李晓粉,龚康达,刘倩,黄华. 2016
[6]农业科研单位的财务管理如何服务于单位的创新发展. 马永强,姚丽影,金澜,苏斯瑶. 2017
[7]种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创新内容与运行对策探讨. 钱虎君,李莉,李媛媛,丁丹,孔星然,罗国俊,曹永波,鲁琼. 2012
[8]石榴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苑兆和,招雪晴. 2014
[9]诚信操守 进取团结 效率创新 服务沟通. 刘凯. 2012
[10]新疆畜牧科研创新的思考. 蔡东苹,王琰. 2007
[11]对期刊核心竞争力的探讨. 王显苏. 2010
[12]中国的“白色农业”与“三色农业”. 包建中. 2000
[13]以新理念发展稻米粮食产业 确保供求平衡生态美丽. 庞乾林,王志刚,林海. 2016
[14]论农业科技创新. 袁春新,顾国华,金丽华,韩娟,唐明霞,陆娟. 2001
[15]科技引领开创种业传奇. 刘波. 2014
[16]在不断改革中谋求农业科技创新和发展. 程剑. 2000
[17]地方农业科研单位深化改革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张志德,李健英,张志琴. 2000
[18]建立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探讨. 陈奇榕. 2002
[19]浅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机制创新简. 刘新颖. 2016
[20]关于农业科研综合创新基地建设与运行可行性研究. 崔凯.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SNP芯片对96份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李文跃;于滔;曹士亮;马雪娜;唐贵;高利;杨耿斌
关键词:糯玉米;SNP;类群划分;遗传分析
-
玉米PR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郝立冬;徐磊;闫治斌;李世风;石运强
关键词:玉米;PRX基因家族;表达模式;非生物胁迫
-
小麦矮腥黑粉菌g6843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毒性验证及亚细胞定位
作者:贾玉凤;张滨;郭笑维;马骏豪;刘琦;高利
关键词:小麦矮腥黑粉菌;效应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毒性验证;亚细胞定位
-
ZmCYP90D1调控玉米叶片褶皱发育的分子机制
作者:张诗晗;沈海军;高利;赵婉婷;武小霞
关键词:玉米叶片;基因定位;平铺细胞;油菜素内酯
-
基于机器学习的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类群研究
作者:曹士亮;张建国;于滔;杨耿斌;李文跃;马雪娜;孙艳杰;韩微波;唐贵;单大鹏
关键词:玉米;机器学习;交叉验证;类群划分;判别分析
-
利用SNP标记对100份玉米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作者:孙艳杰;魏国才;吴雨恒;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南元涛;张维耀
关键词:杂种优势;玉米;SNP;聚类分析;遗传相似度;主成分分析
-
国审玉米新品种绥玉5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作者:孙艳杰;魏国才;石运强;邵勇;刘英蕊;南元涛;吴雨恒;张维耀
关键词:玉米;绥玉50;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