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体细胞同源四倍体的人工诱导及遗传特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慧君

作者: 黄慧君;黄道强;刘丽娴;周汉钦;林青山;张俊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同源四倍体;人工诱导;秋水仙素;遗传特性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1995 年 01 期

页码: 10-1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4种基因型水稻籼粳杂种二倍体为材料,在幼穗离体培养过程和种子发芽期,分别用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愈伤组织和发芽种子,诱变获得水稻同源四倍体。结果表明,秋水仙素300mg/1和500mg/1的浓度处理愈伤组织,四倍体最高诱导率分别达到45.5%和56.3%,平均诱导率比种子发芽期的四倍体诱导率提高10倍左右。种子发芽期以250—500mg/1较低浓度的秋水仙素诱导效果较好,四倍体诱导率为2.9—5.7%。获得的四倍体倍性稳定,主要农艺性状与二倍体差异显著。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人工诱导的同源四倍体西瓜种子形态结构变异研究. 路绪强,朱红菊,赵胜杰,何楠,刘文革. 2017

[2]芝麻同源四倍体的诱发与鉴定. 张海洋,卫双玲,卫文星,张体德,路凤银,丁法元. 2001

[3]木薯同源四倍体的离体诱导及鉴定. 周慧文,肖亮,曾文丹,严华兵. 2019

[4]优质同源四倍体菜心新材料的创制及特性分析. 荆禹铭,嵇乐乐,李孟杰,张彦文,侯喜林,李英,刘照坤,刘同坤. 2024

[5]水稻体细胞同源四倍体无性系诱导及遗传特性. 蒋震涛,范昆华,张建军,章振华. 1993

[6]利用同源四倍体花培途径创建水稻突变体群的研究. 秦瑞珍,程治军,郭秀平. 2005

[7]水稻产量因素的遗传特性及对产量的影响. 李云峰,方玉春,单平义,耿晓红,李红娟,耿海平. 2005

[8]水稻永久温敏核不育遗传特性浅析. 江建华,张瑛,党小景,王德正. 2023

[9]基于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水稻靶向突变特征及遗传分析. 李曜魁,张丹,毛毕刚,吕启明,胡远艺,韶也,彭彦,赵炳然. 2016

[10]水稻卷叶性状的研究进展及在育种中的应用. 沈年伟,钱前,张光恒. 2009

[11]水稻品种(系)主要性状和环境因素与整精米率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李华,殷延勃,王昕. 2003

[12]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染色体加倍的探究. 李天菲,林田,韩静,滕小英,周丽,刘鸿艳. 2018

[13]秋水仙素诱发水稻早熟效应的遗传分析. 蔡国海,严文潮,曹欣. 1992

[14]不同浓度秋水仙素溶液对诱导水稻染色体加倍的影响. 符策强,韩义胜,孟卫东,岑新杰. 2013

[15]西瓜单倍体诱导研究进展. 邓云,孙德玺,徐小军,安国林,马如海,李卫华. 2009

[16]克氏原螯虾人工诱导工厂化繁育关键技术研究. 宋光同,丁凤琴,武松,陈静,汪翔,侯冠军. 2015

[17]家蚕人工诱导孤雌生殖的研究及应用. 陈金娥,徐霞,杜鑫,王永强. 2022

[18]半滑舌鳎四倍体鱼苗的诱导与鉴定. 李文龙,陈松林,季相山,谢明树,徐营,邓寒. 2012

[19]人工诱导日本鳗鲡性腺发育组织学研究. 张洁明,柳凌,郭峰,张涛. 2007

[20]不同物候期人工诱导葡萄果实日灼的相关研究. 范旭园,黄泳碧,谭茗月,白扬,韩佳宇,张延晖,廖原,白先进,王博.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