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响应非生物胁迫的组学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甲申
作者: 高甲申;钱创建;倪洪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非生物胁迫;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
期刊名称: 中国糖料
ISSN: 1007-2624
年卷期: 2024 年 46 卷 004 期
页码: 60-67
摘要: 玉米(Zea mays L.)是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但其产量和品质经常受到各种非生物胁迫的影响.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组学技术现在已经成为研究植物在逆境中对分子机制响应的一种重要手段.为系统、全面地解析玉米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的总体机制,选育出高产、多抗、广适性强的玉米新品种,本研究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方面,对近十年来玉米对温度、干旱、光照等非生物胁迫响应的组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建议今后将多组学技术相关联,系统、全面地分析玉米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的总体机制;同时,大力发展更加有效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加深对玉米响应和适应联合胁迫的认识.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昆虫病原真菌基因组学及多组学研究进展. 宋晓兵,彭埃天,凌金锋,陈霞,崔一平. 2021
[2]甜菜组学技术研究进展. 耿贵,吕春华,於丽华,李任任,王宇光. 2019
[3]非洲猪瘟病毒研究进展:组学视角. 潘力,罗瑞,王涛,罗玉子,孙元,仇华吉. 2022
[4]多组学技术应用于化学品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魏若瑾,李济彤,常静,杨璐,潘一帆,王会利,朱莉飞. 2021
[5]组学技术在蔷薇属植物研究进展. 赵小慧,马策,韩丹丹,李振涛,李成俊. 2024
[6]生命科学研究中的主要“组学”技术及其在寄生虫学上的应用. 朱兴全,徐民俊,周东辉,黄思扬,林瑞庆,袁子国. 2011
[7]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结构生物学在水产科学中的应用. 方翔,曾伟伟,王庆,石存斌,吴淑勤. 2015
[8]药用野生稻种质资源和多组学研究进展. 江慧,钟巧芳,殷富有,李金璐,刘丽,张云,王波,蒋聪,程在全,张慧,肖素勤. 2025
[9]多组学关联分析作物耐逆境胁迫研究进展. 李洁,姚晓华. 2019
[10]多组学技术在食用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飞宇,刘娅妮,李然,史德芳,高虹,范秀芝,殷朝敏,于巍,张玉. 2024
[11]多组学视角下植物精油抑菌机理的研究进展. 王亚哲,赵永强,王迪,陈胜军,于刚,冯阳,王悦齐,李春生. 2024
[12]不同组学视角分析中药抗病毒作用研究进展. 罗琴,刘丁语,刘宝玲,乔常宏,陈翔宇,何振文,王晓虎,陈晶,张翩,黄元,王刚,刘昊,蔡汝健. 2025
[13]组学技术及其在营养学中的应用. 杜瑞平,卢德勋,钟彩霞,赵珺. 2009
[14]组学技术及其在营养学中的应用. 杜瑞平,卢德勋,钟彩霞,赵珺. 2010
[15]组学技术及其在营养学中的应用. 杜瑞平,卢德勋,钟彩霞,赵珺. 2011
[16]二代测序技术在水稻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研究中的应用. 高阳,薛大伟,钱前,高振宇. 2015
[17]基于生物标志物监测动物生产中药物滥用的研究进展. 赵璐瑶,杨曙明,侯粲,程永友,游新勇,张严化. 2015
[18]组学技术在判定奶牛酮病发病中的应用. 沙萍,马敏,宝华,张春华,马燕芬,孙天昊,宋利平. 2024
[19]转录组和代谢组分析钙调控花生结瘤固氮的机理. 刁瑞宁,杨莎,张佳蕾,王建国,彭振英,于晓霞,李新国,万书波. 2022
[20]油棕果实发育和采后脂肪酸合成转录代谢差异分析. 吴秋妃,杨程,张淑岩,韦露,冯美利,李睿,周丽霞,曹红星.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施用生物炭对东北大豆草甸土理化性质及腐殖质组分的影响
作者:詹增意;郝丽伟;岳岐;刘帅;曹殿云;陈温福;兰宇;钱创建
关键词:生物炭;草甸土;理化性质;腐殖质
-
五味子常见病虫害的防治
作者:张红雪;钱创建
关键词:
-
纤维亚麻LuNAC10基因克隆及表达分析
作者:贾也纯;吴广文;袁红梅;卜明琪;贺泽霖;倪洪涛
关键词:纤维亚麻;LuNAC10;基因克隆;表达分析
-
药用植物水飞蓟的研究进展
作者:贺泽霖;陈晶;倪洪涛;张树权;胡莹莹;李岑
关键词:水飞蓟;水飞蓟素;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
LED补光对日光温室脱毒马铃薯微型薯结薯特性的影响
作者:钱创建;宿飞飞;王绍鹏;刘振宇;张微;夏善勇;盛万民
关键词:马铃薯;微型薯;LED光源;日光温室
-
马铃薯新品种龙薯4号的选育
作者:盛万民;张丽娟;牛志敏;李庆全;解艳华;南相日;夏善勇;钱创建
关键词:马铃薯品种;龙薯4号;选育
-
黑龙江生态条件下马铃薯不同叶位叶片光合特性
作者:钱创建;李庆全;南相日;张微;张丽娟;牛志敏;夏善勇;解艳华;盛万民
关键词:高光效育种;光合特性;马铃薯;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