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15)N研究小麦各部位氮素分配利用及施肥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广才

作者: 赵广才;张保明;王崇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15)N示踪;分配利用;氮素平衡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1998 年 24 卷 06 期

页码: 854-85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对盆栽小麦的不同施肥处理,研究小麦不同部位对氮素肥料的分配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小麦主茎穗籽粒的NDFF(氮素含量来自肥料氮的百分比)为28.59%,分蘖穗籽粒的NDFF为29.30%,茎秆的NDFF为26.02%,根系的NDFF为32.16%,而土壤的NDFF仅为1.88%。从氮肥的利用率分析,籽粒的氮肥利用率为19.552%,茎秆的利用率为3.490%,根系的利用率为0.674%,氮肥的回收率平均为41.891%,不同施肥处理的上述各项指标亦有较大差异。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应用??15?N研究泪科各部位氮素分配利用及施肥效应. 赵广才,张保明,王崇义. 1998

[2]应用~(15)N研究滨海稻区高产施氮指标及氮素平衡. 陈良,高占峰,曾艳军,徐晓荣. 1989

[3]不同施氮比例和时期对冬小麦氮素利用的影响. 赵广才,李春喜,张保明,王崇义. 2000

[4]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下不同施氮量的氮素平衡. 李世娟,诸叶平,孙开梦,鄂越. 2003

[5]田间土壤氮素形态转化模拟模型的研究. 陈明昌,张强,杨晋玲,潘大丰,张藕珠. 1996

[6]尿素硝铵溶液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 刘学彤,杨军芳,黄少辉,贾良良,邢素丽,杨云马,王欣雅,刘子轩. 2019

[7]不同栽培模式冬小麦物质积累转运及光热资源利用研究. 姜丽娜,李金娜,齐红志,岳影,张雅雯,朱娅林,李春喜. 2018

[8]滴灌施肥对冬小麦农田土壤NO_3~--N分布、累积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陈静,王迎春,李虎,王立刚,邱建军,肖碧林. 2015

[9]氮肥运筹对稻茬小麦干物质、氮素转运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石祖梁,顾克军,杨四军. 2012

[10]不同氮水平下橡胶树氮素贮藏及翌年分配利用特性. 张永发,吴小平,王文斌,陈艳彬,罗雪华,薛欣欣,王大鹏,赵春梅. 2019

[11]谷秆两用稻草栽培食用菌研究. 陈君琛,郑金贵,杨菁,郑开斌,陈旺瑞. 2000

[12]土壤容重对土壤供氮能力及棉花吸收利用氮素的影响. 郭智芬,涂书新,张宜春. 1989

[13]水稻全耕层一次性基施氮肥增产的机理. 杨廉泉. 1988

[14]~(15)N同位素在华北冬小麦夏玉米氮营养来源研究中的应用. 张经廷,周顺利,王志敏,贾秀领. 2019

[15]土壤肥力对红壤性水稻土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彭卫福,吕伟生,黄山,曾勇军,潘晓华,石庆华. 2018

[16]蔗渣生物质炭对喀斯特农田石灰性土壤氮转化过程的短期影响. 赖倩倩,杨霖,秦兴华,田伟,伍延正,汤水荣,解钰,Christoph Müller,孟磊. 2019

[17]氮肥管理和秸秆腐熟剂对~(15)N标记玉米秸秆氮有效性与去向的影响. 丁文成,李书田,黄绍敏. 2016

[18]利用~(15)N研究谷子对有机肥中氮的吸收利用初报. 潘家荣,郑兴耘,温贤芳,刘保军. 1994

[19]移栽棉花氮肥经济施用技术及增产原理. 王正芳,徐宗敏,徐立华. 1990

[20]基于~(15)N示踪的青稞氮素利用率和分蘖能力研究. 郭案铭,吴昆仑,姚晓华,姚有华.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