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灌浆期籽粒应答干旱胁迫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邹成林

作者: 邹成林;谭华;郑德波;黄开健;熊发前;黄爱花;莫润秀;翟瑞宁;韦新兴;韦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灌浆期;玉米籽粒;干旱胁迫;差异蛋白质组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20 年 18 卷 13 期

页码: 4153-41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揭示玉米灌浆期抗旱调节机制,从蛋白质水平分析玉米灌浆期籽粒应答干旱胁迫的差异表达蛋白的特征和功能进行研究。本研究以耐旱性弱玉米自交系‘掖478’和耐旱性强玉米自交系‘黄早四’为试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定量(iTRAQ)技术,对干旱胁迫下差异表达蛋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玉米自交系在正常供水和干旱胁迫下共鉴定到蛋白4 273个,干旱胁迫相比正常供水处理,‘掖478’差异表达蛋白有63个,包括上调10个,下调53个‘;黄早四’差异表达蛋白有438个,包括上调200个,下调238个。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基因本论(GO)注释表明,蛋白参与较多的生物过程是细胞过程、代谢过程、单一生物过程和刺激应答;细胞组件类别中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细胞部分、细胞器和大分子复合物;分子功能类别蛋白主要具备催化活性、绑定和结构分子活性。对刺激应答和生物调控差异表达蛋白分析发现,蛋白酶水解抑制剂、抗氧化酶、脱水蛋白、脱落酸应答蛋白和类防御素等蛋白在耐旱性强玉米自交系中表达水平发生了显著改变,他们在玉米灌浆期籽粒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耐旱性弱玉米自交系,耐旱性强玉米自交系,体内更多蛋白发生了差异表达,它们的共同协作能更好地适应干旱胁迫。本研究结果为玉米抗旱分子育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和产量特性对灌浆期干旱胁迫的响应. 李国领,齐学礼,张志强,罗鹏,辛均安,李延峰,史利霞. 2018

[2]孕穗期水稻不同功能叶的发育蛋白质组学分析. 邵彩虹,谢金水,黄永兰,邱才飞,张振苗,林文雄. 2009

[3]苹果枝条表皮应答轮纹病菌侵染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张彩霞,田义,张利义,肖龙,康国栋,丛佩华. 2015

[4]浓核病毒感染早期家蚕血液、中肠蛋白表达差异比较分析. 裘智勇,赵巧玲,李木旺,沈兴家,郭锡杰. 2011

[5]牦牛卵泡液差异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图谱的构建与质谱分析. 郭宪,裴杰,褚敏,王宏博,丁学智,阎萍. 2015

[6]差异蛋白质组学技术及其在园艺植物中的应用. 张鹏,朱育强,陈新娟,陈丽萍,周胜军. 2011

[7]苹果链格孢菌与寄主叶片互作的蛋白质组学解析. 张彩霞,肖龙,张利义,田义,康国栋,丛佩华,王强,杨玲. 2014

[8]去除高丰度蛋白质后水牛卵泡液的双向电泳差异分析. 黄愉淋,付强,黄德伦,陈富美,黄凤玲,梁贤威,张明,卢克焕. 2014

[9]百合抗病无性系抗枯萎病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张艺萍,瞿素萍,杨秀梅,马璐琳,许凤,王继华,何月秋. 2018

[10]基于双向电泳技术的植物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任丽萍,范海延,宋铁锋,王珊珊,刘晶瑜. 2011

[11]苹果叶片应答轮纹病菌胁迫的叶绿体蛋白质组学分析. 肖龙,张彩霞,宗泽冉,田义,张利义. 2016

[12]Asia1型FMDV感染BHK-21细胞差异蛋白质点2-DE分析. 刘永杰,张克山,尚佑军,郭建宏,郑海学,田宏,卢国栋,刘湘涛. 2011

[13]Asia 1型FMDV感染BHK-21细胞差异蛋白质点2-DE分析. 刘永杰,张克山,尚佑军,郭建宏,郑海学,田宏,卢国栋,刘湘涛. 2011

[14]园艺植物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张鹏,朱育强,陈新娟,陈丽萍,周胜军. 2011

[15]玉米套黄豆经济施用尿素试验报告. 罗世洪. 1981

[16]对玉米籽粒机械化收获的探讨. 佟屏亚. 2015

[17]影响玉米摘穗过程中籽粒破碎和籽粒损失率的因素分析. 范国昌,王惠新,籍俊杰,曹文虎,刘焕新,郝金魁,陈德润,周祖锷,王士怀. 2002

[18]不同环境下玉米籽粒油分及饱和脂肪酸含量的遗传效应. 王云美,高祥扩,冯素芬,杨克昌,江鲁华,赵自仙,李丽争. 2014

[19]高光谱图像信息检测玉米籽粒胚水分含量. 田喜,黄文倩,李江波,樊书祥,张保华. 2016

[20]玉米籽粒油脂性状的间接选择和遗传改良. 赵自仙,江鲁华,高祥扩,杨克昌,李丽争.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