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诱变后大豆对草甘膦的耐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凌雪

作者: 蒋凌雪;刘章雄;任洪雷;金龙国;张洪岩;郭勇;陶波;邱丽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航天诱变;草甘膦耐性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1 年 25 卷 05 期

页码: 18-2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实践8号育种卫星搭载的5个大豆品种SP2和SP3代为材料,在田间喷洒1.31 a.i.kg.ha-1草甘膦条件下鉴定其耐性种质的表型变异特点。结果表明,无论是品种间还是品种内,诱变后代对草甘膦的耐性都存在差异,以株高和成熟期变异最为明显,可作为耐性种质筛选的指标。其中,中品661的SP3代对草甘膦耐性最强,从中筛选到1株耐性突变体,与对照表型无差异。航天诱变不同大豆品种后代对草甘膦的耐性存在差异,且能够遗传,说明航天诱变可作为大豆耐草甘膦育种的新途径。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航天育种研究进展. 郑伟,郭泰,王志新,李灿东,张振宇,郭美玲,王庆胜,张茂明,刘忠堂. 2015

[2]航天诱变对大豆品种光合性状的影响. 刘鑫磊,马岩松,栾晓燕,满为群,许德春,孟丽芬,付立新,赵晓南,刘琦. 2011

[3]花粉介导法获得耐草甘膦玉米植株及其耐性研究. 杨慧珍,任志强,肖建红,卜华虎,刘惠民. 2016

[4]陆地棉航天诱变M_2代性状表现. 崔必波,吉荣龙,唐灿明,黄志勇,费月跃. 2010

[5]航天诱变对须苞石竹种子和SP_1代植株生长的影响. 杨学军,滕文军,袁小环,晁公平,张建方,孙振元. 2011

[6]航天诱变育种技术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李培夫. 2006

[7]水分胁迫下菊苣航天诱变新品系保护酶活性变化. 李娟,韩永芬,陈莹. 2014

[8]高羊茅航天诱变种质SSR分析. 蔡璐,舒健虹,吴佳海,刘晓霞,陆瑞霞,王小利. 2015

[9]2个三系杂交稻保持系航天诱变效应的研究. 刘永柱,许立超,郭涛,王慧,张建国,陈志强. 2013

[10]水分胁迫下菊苣航天诱变新品系保护酶活性变化(英文). 李娟,韩永芬,陈莹. 2014

[11]菊苣航天诱变材料RAPD分析及高产品系筛选. 韩永芬,卢欣石,舒健虹,付薇,陆瑞霞,覃涛英. 2011

[12]冬小麦品种兰天17号航天诱变后代农艺性状变异分析. 谢德庆. 2012

[13]高温胁迫对高羊茅航天诱变新品系生理特性研究及综合评价. 李娟,雷霞,钟理,王小利,杨春燕,吴佳海. 2017

[14]丹参种子航天搭载的诱变效应研究. 王志芬,单成钢,苏学合,闫树林. 2007

[15]两株金针菇航天诱变菌株耐高温和早熟性栽培研究. 周庆红,杨寅桂,曾勇军,张诚. 2011

[16]12C6+辐照及航天诱变对无芒隐子草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李洁,马甜甜,剡转转,闫启,周利斌,余玲,张吉宇. 2019

[17]干旱胁迫对高羊茅航天诱变新品系生理特性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李娟,雷霞,王小利,牟琼,杨春燕,吴佳海. 2017

[18]航天诱变技术在小麦育种上的应用. 张福彦,张建伟,程仲杰,陈晓杰,齐红志,杨保安,范家霖,崔龙. 2019

[19]牧草的航天诱变研究. 杨红善,王彦荣,常根柱,周学辉,包文生. 2015

[20]航天诱变创制带标记水稻新材料及新品种选育上的应用. 张志勇,向跃武,蔡平钟,周贤明,张志雄.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