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硅提高小麦防御孢囊线虫病的组成型和诱导型抗性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耀武

作者: 马耀武;刘晓丹;苏国权;张麒宇;张振宇;王祎;韩燕来;李绍建;姜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硅肥;菲利普孢囊线虫;组成型抗性;诱导型抗性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4 年 30 卷 009 期

页码: 1665-16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孢囊线虫病在我国广泛存在,危害粮食安全与环境健康,严重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硅作为一种诱导因子,在植物抗病性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施用硅肥诱导小麦防御孢囊线虫病的作用机制对环境保护和小麦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以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为供试孢囊线虫,首先开展硅肥施用水平盆栽试验,在不接虫和接虫条件下,分别设置5个硅肥施用水平:0、0.25、0.5、1、2 g/kg。在小麦接虫后2个月,取样测定小麦单株孢囊量、植株生长指标,筛选出最优硅肥施用浓度。以最优施硅水平继续进行施硅与接虫2×2双因素盆栽试验,共4个处理:不施硅不接虫(CK)、施硅不接虫(Si)、不施硅接虫(Cyst)、施硅接虫(Si×Cyst)。接虫2个月后,取样分析小麦硅、营养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次生代谢物质(木质素和总酚)以及活性氧(过氧化氢)含量,将未接虫处理小麦的相关成分含量定义为组成型抗性,接虫前后的各成分差值定义为诱导型抗性,探究施硅提高小麦防御孢囊线虫能力的组成型和诱导型抗性机制。【结果】浓度为0.5 g/kg的硅肥处理使小麦单株孢囊量显著减少了67.74%,且显著提高了小麦地上部鲜重、株高、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地下部鲜重、根总长、根表面积、根尖数和根系活力。与不施硅处理(Si 0 g/kg)相比,施硅处理(Si 0.5 g/kg)的组成型地上和地下部硅含量分别显著提高76.50%和116.60%,诱导型地下部硅含量显著下降;施硅显著提高了营养物质中组成型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组成型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了33.10%,增加了诱导型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施硅后的组成型木质素、总酚含量分别显著增加37.98%和35.55%,诱导型含量均显著减少;诱导型过氧化氢含量在施硅后显著降低了25.39%。PCA与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地上部鲜重及株高、组成型游离氨基酸含量、诱导型地上部硅含量及过氧化氢含量与小麦防御孢囊线虫病能力的关系最为紧密。【结论】施用硅肥通过对小麦硅含量、营养物质、次生代谢物质以及活性氧的影响,从小麦的组成型抗性和诱导型抗性方面提高了小麦对孢囊线虫病的抗性。

分类号: S435.121.4

  • 相关文献

[1]不同抗性小麦根与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filipjevi)互作的表型特征. 崔磊,高秀,王晓鸣,简恒,唐文华,李洪连,李洪杰. 2012

[2]兼抗禾谷孢囊线虫和白粉病的小麦种质创新. 崔磊,孙喜营,孙蕾,王晓鸣,李洪杰. 2014

[3]不同抗性小麦根与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互作的表型特征. 崔磊,高秀,王晓鸣,简恒,唐文华,李洪连,李洪杰. 2012

[4]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土壤中禾谷孢囊线虫密度的影响. 崔磊,孙蕾,高秀,李洪连,王晓鸣,唐文华,李洪杰. 2014

[5]不同施硅肥水平对小麦生产的效应探讨. 王志春. 2007

[6]利用土壤硅肥防控小麦病虫害. . 2017

[7]种衣剂减量下增施菌剂和肥料对小麦光合、产量、蚜虫及白粉病防控的影响. 易军,符慧娟,李星月,李其勇,张鸿. 2024

[8]硅肥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 马维亮,李红霞,龚月娟,陈彬. 1999

[9]Ghppo1基因在棉花防御中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楚博,楚博,张帅,雒珺瑜,王春义,吕丽敏,朱香镇,王丽,崔金杰. 2018

[10]多酚氧化酶在棉花诱导型抗性中的作用. 楚博,张帅,雒珺瑜,王春义,吕丽敏,朱香镇,王丽,崔金杰. 2015

[11]不同抗性小麦品种对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filipjevi)侵染的反应. 崔磊,高秀,王晓鸣,唐文华,李洪连,李洪杰. 2011

[12]安徽首次发现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filipjevi)为害小麦. 李新,崔江宽,彭德良,黄文坤,贺文婷,孔令安. 2015

[13]CIMMYT小麦种质资源对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filipjevi)河南许昌群体的抗性. 袁虹霞,张福霞,张佳佳,侯兴松,李洪杰,李洪连. 2011

[14]CIMMYT小麦种质资源对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 filipjevi)河南许昌群体的抗性. 袁虹霞,张福霞,张佳佳,侯兴松,李洪杰,李洪连. 2011

[15]龙里县潴育型水稻土施用硅肥对水稻增产效应研究. 罗大贤,陆裕珍,唐正平,舒田,李裕荣. 2014

[16]硅肥对早稻群体生产力和镉吸收的影响. 余跑兰,肖小军,陈燕,李亚贞,杨林,雷媛媛,柳开楼. 2015

[17]番茄施用硅肥的肥效初探. 王春辉,张彦萍,石晋文,张丽清,赵宏儒,马丽萍,任树强,赵晔春. 2005

[18]硅肥对罗汉果叶片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康公平,伍林涛,张宁,向泽君. 2017

[19]改良剂修复Cd污染稻田的研究. 雷鸣,唐贞,杨仁斌,宋正国,唐世荣. 2013

[20]玉米施用硅肥田间定位试验研究. 高玉山,毕业莉,姜柏臻,崔汉成,方力,宋殿友,宁连荣.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