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细条病的发生发展及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维
作者: 刘维;刘芳丹;陆展华;卢东柏;王石光;王晓飞;薛皦;何秀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细条病;发生发展;抗病基因;检测鉴定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2 年 010 期
页码:
摘要: 近年来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对水稻的危害程度愈发严重,极大地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为了保证水稻安全生产,合理得当的防治措施和抗病品种的培育应用在生产上显得尤为重要。归纳了水稻细条病的发病症状、发生原因及综合防治技术、细条病菌的分离鉴定、水稻抗细条病材料的发掘与鉴定、抗细条病基因的定位与克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当前加强植物检验检疫、合理施肥控水、实时大田监控均能有效防治细条病的发生发展,而鉴定抗细条病水稻材料、克隆并利用抗病基因进行抗病品种的培育是控制该病害最有利的手段。
分类号: S435.111.4
- 相关文献
[1]禾长蠕孢菌代谢产物抑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朱凯,段桂芳,张建萍,余柳青. 2010
[2]禾长蠕孢菌代谢物抑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朱凯,段桂芳,张建萍,余柳青. 2010
[3]福建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与病区划分. 余永钰,种藏文,王长方,林朝重,卢同. 1993
[4]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检测鉴定花生栽培品种的研究. 吴兴海,林黎明,谢宏峰. 2012
[5]农田杂草抗药性及其检测鉴定方法. 王庆亚,董立尧,娄远来,张守栋. 2002
[6]赛葵花变叶植原体的鉴定及其16S rDNA序列特征分析. 杨海中,杨毅,陈剑山. 2018
[7]基因组编辑技术及其检测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丁霖,彭城,殷海军,陈笑芸,徐俊锋,李玥莹. 2019
[8]高温高湿诱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链球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徐民生,柯海意,杨冬霞,臧莹安,翟少伦,蒙嘉佳,张德泉,李春玲. 2022
[9]海南省西番莲广东番木瓜曲叶病毒的检测鉴定. 顾珠琳,王健华,张树珍,王文治,徐永艳. 2022
[10]2020年南繁检疫性有害生物发生情况. 唐继洪,刘彦龙,卢辉,吕宝乾. 2020
[11]抗稻瘟病基因pi5检测标签的设计及验证. 郑文静,丛玲,王妍,赵家铭,张丽霞,陈温福. 2014
[12]小麦种质N9436抗白粉病的特异基因表达谱分析. 吴金华,胡银岗,张宏,王长有,王秋英,吉万全. 2008
[13]蔬菜作物抗病基因研究进展. 叶雪凌,谢华,曹鸣庆,马荣才. 2008
[14]果蔗NBS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贺尔奇,李向勇,彭仕荣,张正学,付瑜华. 2016
[15]山东省八个猪种繁殖、肉质、抗病基因多态性分析. 王继英,郭建凤,郝小静,王诚,张印,蔺海潮,呼红梅,武英. 2009
[16]小麦MITE扩增体系的建立. 谢欢,杨文香,彭巧慧,赵丽娟,刘力伟,张娜,刘大群. 2014
[17]空间诱变水稻品系T2的稻瘟病抗性分析及抗病基因定位. 孙大元,陈冠州,张景欣,周丹华,王慧,朱小源,杨祁云,陈志强. 2016
[18]八个抗稻瘟病基因在华南籼型杂交水稻中的分布. 汪文娟,周继勇,汪聪颖,苏菁,封金奇,陈炳,冯爱卿,杨健源,陈深,朱小源. 2017
[19]小麦抗叶锈病遗传研究进展. 金夏红,冯国华,刘东涛,马红勃,张会云. 2017
[20]小麦品种天选43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及抗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姚未远,柳泽光,樊玉,申雪雪,巢凯翔,候璐,王保通,李强,井金学.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水稻关键生育期灌溉对干旱胁迫下稻谷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王俊江;尹媛红;陆楚盛;陆展华;蔡昊炀;叶群欢;廖嘉晖;卢钰升;梁开明;傅友强
关键词:水稻;分蘖期;幼穗分化期;抽穗期;关键生育期;灌水;生理性状;产量
-
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湖南不同地区果蔬生长的影响
作者:陈坤梅;喻春明;王晓飞;陈继康;高钢;赵亿嘉;周大鹏;朱爱国;陈平
关键词:全生物降解地膜;果蔬生长;田间调查;降解率
-
油用玫瑰研究进展
作者:张磊;寇亚平;段铭奥;王晓飞;贾瑞冬;赵鑫;李秋香;葛红;杨树华
关键词:油用玫瑰;玫瑰精油;提取技术;化学成分;功能活性
-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水稻种子分类方法
作者:王晓飞;刘维;巫浩翔;陈浩;张丽婷;潘朝阳;何秀英
关键词:水稻;种子分类;深度学习;卷积神经网络
-
酿酒酵母表面展示NX1101蛋白酶全细胞催化剂制备火麻多肽
作者:曲亚通;苏宇波;王悦;高钢;赵浩含;陈佳;王晓飞;马智峰;朱爱国;陈继康
关键词:火麻肽;蛋白水解酶;酶学性质;全细胞催化剂;表面展示
-
植物染色体重排在作物遗传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薛皦;朱庆锋;陈沛;冯彦钊;于洋
关键词:染色体重排;作物;育种;基因编辑;遗传多样性;遗传改良
-
8种种衣剂对芡实种子发芽及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李美霞;陈亚丽;王晓飞;钱新;付佑胜
关键词:种衣剂;芡实;发芽率;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