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猪发酵饲料用乳酸菌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胜
作者: 杨胜;张利平;范寰;乔家运;王文杰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乳酸菌;发酵饲料;育肥牛;培养基;响应面试验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3-4315
年卷期: 2013 年 48 卷 04 期
页码: 11-14,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正交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用于育肥猪发酵饲料的乳酸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酵母粉10g/L,蛋白胨15g/L,葡萄糖6g/L,MgSO4·7H2O 0.2g/L,MnSO40.05g/L,K2HPO40.2g/L;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7.25,培养温度36℃,转速165r/min.
分类号: S828.5
- 相关文献
[1]抗生素对饲料发酵质量的影响. 赵红波,金娉婷,张文娟,刘俊珍,盛清凯. 2020
[2]乳酸菌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张吉鹍. 2018
[3]乳酸菌高密度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 左梦楠,刘伟,全琦,张菊华. 2022
[4]乳酸菌发酵地瓜所需生产种培养基及发酵剂的筛选. 鲁明,张华,吴兴壮,张晓黎,王小鹤. 2010
[5]用于甜糯玉米发酵的优良乳酸菌菌种及生产种培养基筛选. 张晓黎,张华,吴兴壮,鲁明,王小鹤. 2010
[6]苹果发酵所需乳酸菌生产种培养基及发酵剂的筛选. 吴兴壮,张华,张晓黎,迟吉捷,鲁明. 2008
[7]发酵蔬菜乳酸菌的分离及培养基的筛选. 闵华,袁林峰,张灿权,祝水兰,幸胜平. 2002
[8]响应面试验优化产琥珀酸放线杆菌GXAS137发酵粗甘油产丁二酸工艺. 朱婧,冯英,李亿,秦艳,王青艳,梁戈,申乃坤. 2018
[9]响应面优化铜藻(Sargassum horneri)中褐藻多酚的提取及其结构鉴定. 王育信,田晓清,李骄洋,屠璐丹,谭淑云,吴文惠,包斌. 2018
[10]二氧化硫精准释放葡萄保鲜片的研制与应用. 焦旋,高振峰,冯志宏,赵猛,施俊凤,张立新. 2021
[11]响应面法优化超声辅助低共熔溶剂提取葛根中黄酮及其抗氧化分析. 刘洋旋,吕庆云,党允卓,金舟,程建平,田小海. 2021
[12]"张持"式顺向残膜捡拾机构的设计与试验. 孙博,曹肆林,卢勇涛,席永刚,王敏,营雨琨,郑士琦. 2020
[13]响应面优化花生蛋白抗菌肽制备工艺. 江晨,齐宏涛,于丽娜,彭娅萍,杨伟强,毕洁,王明清,孙杰,宋昱. 2021
[14]铁皮石斛酵素制备工艺及其免疫活性研究. 周美,廖秀,李立郎,王瑜,安巧,罗鸣,王道平. 2024
[15]响应面法优化粪肠球菌摇瓶发酵培养基. 莫海燕,包慧芳,王宁,齐洪亮,王炜. 2014
[16]微胶囊化木姜子粉末油脂加工工艺. 何扬波,刘万勇,罗兴邦,李咏富,李国林,曹颖. 2021
[17]响应面试验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人参挥发油的工艺. 崔丽丽,逄世峰,李亚丽,郑培和,赵卉,王英平. 2016
[18]响应面法优化低血糖指数挂面的配方. 崔亚鹏,康志敏,闫美慧,张康逸,何梦影,张国治. 2022
[19]超声波辅助深共熔溶剂提取山楂绿原酸的工艺优化. 尚宪超,谭家能,杜咏梅,刘新民,张忠锋. 2018
[20]响应面法优化黄参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黄玉龙,宋珅,杨晓宇,庞中存,张继.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新的犬ANP32A的克隆及其在流感病毒跨物种感染中的作用
作者:毕振威;王文杰;刘雅坤;彭大新
关键词:A型流感病毒(IAV);犬酸性核磷蛋白32A(caANP32A);RNA聚合酶活性;哺乳动物适应性
-
中生茶树新品种‘皖茶10号’
作者:刘丹丹;王雷刚;阮旭;焦小雨;吴琼;王文杰
关键词:茶树;中生;品种
-
柑橘黄脉病毒在台州市发生分布情况及其分子特性研究
作者:刘顺民;吕佳;蒲占湑;杜丹超;黄振东;朱莉;张利平;陈国庆;鹿连明
关键词:柑橘品种;葡萄柚;柑橘属;柑橘种植;酸橙;分子特性;芸香科;柑橘栽培
-
茶树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TPS)基因家族鉴定与表达分析
作者:刘丹丹;王雷刚;孙明慧;焦小雨;吴琼;王文杰
关键词:茶树;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基因;系统进化;表达模式;非生物胁迫
-
茶树OSCA基因家族的鉴定及表达分析
作者:刘丹丹;吴琼;焦小雨;孙明慧;王文杰
关键词:茶树;OSCA基因家族;Ca2+通道;全基因组表达分析
-
富马酸与肉桂醛联用调节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诱导猪肠上皮细胞氧化应激的分子机制
作者:刘禹彤;杨冠华;张菊;李玉鹏;乔家运;李海花
关键词:肉桂醛;富马酸;猪肠上皮细胞;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氧化应激
-
对铜绿丽金龟具有高致病力的昆虫病原线虫的筛选
作者:白勇章;王文杰;王志敏;李朔涵;李克斌;曹雅忠;王森山;宋丽雯;尹姣
关键词:铜绿丽金龟;昆虫病原线虫;Heterorhabditis beicherriana;致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