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宋昕蔚

作者: 宋昕蔚;林建荣;吴明国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杂种优势

期刊名称: 科学通报

ISSN: 0023-074X

年卷期: 2016 年 35 期

页码: 3778-37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籼粳亚种间的杂种优势利用对于提高我国水稻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述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发展历史,广亲和基因的发现为亚种间杂交水稻选育奠定了理论基础,国内科研机构相继选育出了以两优培九、协优9308为代表的利用部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的杂交稻组合,杂种优势明显.21世纪以来,浙江省宁波市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利用粳稻不育系与籼粳中间型广亲和恢复系配组,选育出了"甬优6号"、"甬优12"、"春优58"、"春优84"等典型的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杂种优势更加明显,为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新途径.本文还总结了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现状,并针对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研究现状与展望. 陶爱林,周文华. 1997

[2]籼粳亚种间杂交水稻新组合五优84. 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 2015

[3]超高产籼粳杂交稻春优927的选育及其栽培制种技术. 宋昕蔚,林建荣,吴明国. 2019

[4]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春优618亲本特征特性及制种技术. 李春生,毛一剑,张小惠,张克勤,孔宪琴,林建荣,吴明国. 2014

[5]水稻光温敏核质互作型不育系的选育. 刘金波,徐大勇,潘启民,秦德荣,方兆伟,陈庭木,卢百关,樊继伟,李健,刘艳,迟铭,王宝祥,杨波,樊宁声. 2011

[6]水稻杂种优势利用. 闵绍楷,汤圣祥. 1997

[7]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现状与展望. 吴京华,罗闰良. 1996

[8]直立穗型水稻的研究:Ⅰ.直立穗型水稻形态性状表现及其与产量性 …. 高士杰,陈温福. 1999

[9]水稻分蘖期强势和弱势F_1基因表达差异分析. 戴正元,陈建民,肖宁,周长海. 2010

[10]运用籼粳特异分子标记划分杂交稻亲本群及杂种优势模式初探. 李爱宏,肖宁,潘存红,余玲,李育红,黄年生,刘广青,周长海,季红娟,刘晓静,王宝和,赵步洪,谭长乐,戴正元. 2014

[11]水稻基因差异表达与杂种优势的关系分析. 肖宁,张洪熙,冯彦侠,刘知晓,高勇,戴正元,陈建民. 2012

[12]恢复系R6547系谱的籼粳分化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分析. 肖宁,张洪熙,戴正元,潘存红,刘广青,张小祥,余玲,李爱宏. 2011

[13]利用广亲和品种开展籼粳杂交育种的遗传分析. 阴国大,谭震波. 1992

[14]水稻早恢402体培后代及测交F_主要性状的变异分析. 谢戎,李永洪,何光华,扬正林. 2002

[15]杂交水稻恢复系“HR195”抽穗期的优势表现及基因效应分析. 李耘,况浩池,杨乾华,刘国民,刘明. 1997

[16]水稻籽粒的灌浆研究——Ⅱ、不同生长阶段籽粒灌浆持续期、灌浆速率和干物质积累量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 何光华,郑家奎,阴国大,杨正林. 1995

[17]水稻杂种优势与遗传分化关系的研究. 孙传清,姜廷波,陈亮,吴长明,李自超,王象坤. 2000

[18]RFLP标记水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的关系. 张培江,才宏伟,袁平荣,占新春,阮新民,孙传清,何立斌,孙明. 2001

[19]以不育系为母本、大颖野生稻为父本的远缘野栽杂交简化技术研究初报. 张淑平. 2000

[20]人工创制植物无融合生殖的研究进展. 张燕,王春,王克剑.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