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自交系T14-3B的选育及创新思考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安伟
作者: 安伟;樊智翔;韩志玲;仇鹏;徐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T14-3B;品种选育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16 年 24 卷 06 期
页码: 20-2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玉米核心种质黄C和78599选系组配成基础材料,F1代与中熟先锋种质M3-11为原始材料,连续自交7代,育成高产、中晚熟、抗病性强、综合农艺性状好、高配合力的玉米自交系T14-3B。T14-3B是独立于4大类群的新种质,且与4大类群均有较高的杂种优势;用其组配的杂交种高产、中晚熟、适应性广、抗逆性强。T14-3B已成为山西玉米育种中重要的中晚熟种质资源之一。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自交系1572选育与应用. 张文忠,郭国亮,宋殿珍,李洪,李中青,芦明,王慧慧. 2019
[2]密植育种法在选育玉米自交系中的应用. 邢锦丰,赵久然,黄长玲,段民孝,王元东,张雪原,王继东. 2008
[3]优良早熟玉米自交系KL3及其衍生系利用. 刘兴焱,杨耿斌,何长安,纪春学,王辉,张恒,陈晶珉,姚依彤,姜俊凤. 2017
[4]苏玉糯1号及其亲本的种质创新利用进展. 黄小兰,薛林,石明亮,陈国清,陆虎华,孙权星,彭长俊,陈小晖,陆冬梅. 2012
[5]优质紫黑色糯玉米自交系申W93的选育与应用. 卢媛,韩晴,王义发,颜韶兵,沈雪芳. 2017
[6]《中国蔬菜》2012·22"品种选育"彩版介绍. 龚亚菊,吴丽艳,黎志彬,鲍锐,黄文静,葛正平. 2012
[7]玉米自交系性状的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 印志同,邓德祥,胡加如,薛林,陈国清,陆虎华. 2005
[8]玉米自交系幼胚愈伤组织形成能力的比较评价. 贾利欣,贾利敏,赵瑞霞,牛素清. 2006
[9]玉米自交系414配合力及杂优模式分析. 薛林,印志同,胡加如,陈国清,陆虎华. 2006
[10]广适高产玉米杂交种金玉506穗部性状改良效应. 郭向阳,兰琴英,王安贵,祝云芳,刘鹏飞,陈泽辉. 2017
[11]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分析. 李波,许晶,刘虹,李素玲. 2014
[12]导入热带种质充成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京404. 孙伯陶. 1997
[13]应用同工酶鉴定玉自交系,杂交种纯度技术的研究. 赵久然,李举怀. 1996
[14]花粉管通道法在玉米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 李向龙,张力全,张晓东. 2010
[15]Suwan种质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 沈建华,任洪,徐如宏,王春梅. 2012
[16]贵州玉米自交系杂交种的选育分析. 陈泽辉. 2007
[17]优良玉米自交系QB48的选育及应用. 祝云芳,陈泽辉,王安贵,郭向阳. 2014
[18]配子选择法对玉米自交系QB506的遗传改良效果. 陈建军,陈泽辉,郭向阳,王安贵,祝云芳,兰琴英,王安康,刘鹏飞. 2016
[19]优良玉米自交系QR273改良系的遗传特征及其改良效果. 胡兴,陈泽辉,郭向阳,祝云芳,王安贵,赵丽,兰琴英. 2014
[20]玉米自交系遗传距离及其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初步研究. 郑永战.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生氰糖苷降解途径基因表达特性的木薯品种对二斑叶螨的抗性机制初探
作者:伍牧锋;梁晓;陈青;伍春玲;刘迎;刘小强;韩志玲
关键词:生氰糖苷;二斑叶螨;抗、感木薯品种;降解途径;基因表达
-
二斑叶螨取食抗、感螨木薯品种对茉莉酸信号途径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韩志玲;陈青;梁晓;伍春玲;刘迎;伍牧锋;徐雪莲
关键词:二斑叶螨;抗、感木薯品种;害螨密度;取食时间;茉莉酸途径;基因表达
-
永兴岛岛礁植物害虫普查及风险评估
作者:陈青;梁晓;伍春玲;刘迎;陈谦;韩志玲;伍牧峰
关键词:永兴岛;害虫普查;风险评估
-
粮饲兼用国审玉米新品种中地88的选育与推广
作者:樊智翔;安伟;徐澜;车丽;韩志玲;杨秀宇;武海丽;白建荣;仇鹏;宋景楠;邵林生;李彦良
关键词:中地88;粮饲兼用;品种选育;推广
-
冬麦春播小麦对苗期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作者:徐澜;刘艳超;安伟;高志强
关键词:干旱胁迫;冬麦春播;苗期;生理响应
-
菜用大豆优良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韩志玲;樊智翔;安伟;仇鹏;赵丽芳;李鹏
关键词:菜用大豆;新品种;选育
-
2018年山西省青贮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赵力;庞云霞;焦建伟;侯磊;陈喜明;智建奇;安伟;梁艺;徐嘉
关键词:青贮玉米;品种比较;产量;农艺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