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乙烯地膜降解过程与机理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真
作者: 李真;何文清;刘恩科;周经纶;刘勤;严昌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聚乙烯;非生物降解;生物降解;降解机理;微生物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268-2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讨聚乙烯地膜的降解过程及影响因素,从聚乙烯材料的分子结构与特性入手,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系统论述了聚乙烯分子的降解过程、产物、机理与作用因素。文章指出聚乙烯分子较高的结晶度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强的疏水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是导致其难以降解的主要因素;其中,聚乙烯分子间共价键的氧化断裂是整个降解过程的限速反应。环境中较强的光能、热能、机械作用力等能够促进聚乙烯分子键的氧化断裂,使聚乙烯分子非结晶区及小型结晶区域解聚成亲水性低聚物或小分子,并最终在微生物作用下完全分解为CO_2、H_2O、CH_4、生物质等微生物代谢产物。深入系统开展聚乙烯分子降解机理的系统研究,不仅可以科学评价残留地膜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能够指导聚乙烯地膜配方改进,降低聚乙烯地膜残留污染。
分类号: X71
- 相关文献
[1]碳纳米材料的环境降解及其降解机制. 刘卓苗,徐东方,魏永鹏,徐立娜,李玥,党永辉,王震宇,赵建. 2019
[2]多氯联苯的非生物降解. 帅建军,熊飞,郑建立,彭日荷,姚泉洪,熊爱生. 2011
[3]水相环境中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 陈晓蕾,王鲁民,石建高,史航,汤振明,刘永利. 2009
[4]大蜡螟幼虫肠道微生物聚乙烯降解酶基因的表达及性质分析. 柳春雨,门丽娜,连雅琴,张宇宏,张志伟,张伟. 2023
[5]微塑料降解菌群的筛选与性能研究. 朱会会,张淑彬,邹国元,肖强,刘东生,梁子安,刘建斌. 2023
[6]地膜覆盖对蔬菜生产和农田环境的影响. 闫妍,韩荧,项生,王磊. 2024
[7]植物单宁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乔家运,陈龙宾,李平,王文杰. 2010
[8]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及前景展望. 计成,赵丽红. 2010
[9]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的生物降解. 计成. 2014
[10]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的研究及前景展望. 计成,赵丽红,马秋刚,关舒,雷元培. 2009
[11]黄曲霉毒素生物降解技术在反刍动物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魏晨,郭永鹏,计成,赵丽红. 2018
[12]不同种属的微生物对养殖水体中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 吴伟,余晓丽,李咏梅. 2001
[13]水体中的微生物对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的生物降解. 吴伟,瞿建宏,陈家长,胡庚东. 2003
[14]草型湖泊水生植物残体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高岩,李志斐,刘阳,王广军,谢骏,郭照良. 2022
[15]微生物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生物修复. 张久刚,闫艳春. 2006
[16]微生物对几种水溶性聚合物的降解作用. 张建峰,姜慧敏,李桂花,王玉军,杨俊诚,张夫道. 2009
[17]黄曲霉毒素的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赵春霞,王轶,吕育财,程薇,郭鹏,崔宗均. 2016
[18]不同类型辐照处理对黄曲霉毒素脱除效果分析. 李国林,陈曦,陈梦玉,龙明秀,林平,欧国武,林茂. 2015
[19]纤维素降解酶研究进展. 王晓涛,魏佩玲,胡波,宫平. 2019
[20]基于硫酸自由基的高级氧化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陈晓旸,薛智勇,吴丹,王卫平,朱凤香,吴传珍.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食物源微塑料研究方法和风险评估综述
作者:白业冉;张佳佳;白润昊;刘琪;何文清;白文波;陈延华
关键词:微塑料(MPs);食物;来源;赋存;检测;风险评估
-
绿色食品枇杷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解读
作者:姚佳蓉;朱作艺;李真;江云珠;戴芬
关键词:绿色食品;枇杷;标准化;病虫害防治
-
机器学习在微塑料识别与环境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白润昊;范瑞琪;刘琪;刘勤;严昌荣;崔吉晓;何文清
关键词:微塑料;机器学习;识别;污染特征;环境效应
-
新疆地区农田地膜残留影响因素及污染强度评价
作者:李慧军;刘勤;周明冬;武红旗;刘晓伟;夏雪梅;何文清
关键词:地膜;残留量;影响因素;聚类分析;新疆地区;污染强度
-
日本渔业主要问题及其水产政策改革分析
作者:沈映君;刘勤;余丽萍;高凌;王茜;陆亚男
关键词:日本渔业;日本水产政策;日本渔业法;政策建议
-
西北六省区农田地膜残留特征与关键影响因素
作者:孙源辰;何文清;靳拓;严昌荣;赵梓君;刘勤
关键词:农田地膜残留;影响因素;贡献比例;西北六省区
-
改性复合生物降解地膜的制备及玉米田间应用评价
作者:郭波;杨振兴;何文清;张茂林;刘家磊
关键词:PBAT/PA6生物降解地膜;水蒸气阻隔性能;机械性能;绿色可持续发展;“白色”塑料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