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夏大豆豆秆黑潜蝇防治技术研究简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俊红

作者: 肖俊红;刘博;杨海峰;段学艳;樊云茜;卫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豆秆黑潜蝇;防治技术;夏大豆

期刊名称: 大豆科技

ISSN: 1674-3547

年卷期: 2016 年 01 期

页码: 21-24

摘要: 豆秆黑潜蝇是双翅目潜蝇科害虫,主要危害豆科作物茎秆。文中就山西南部危害复播夏大豆的豆秆黑潜蝇的防治时间和防治方法及防治药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防治豆秆黑潜蝇的喷药时间为7月10日开始,喷药次数为每隔10 d喷1次,连续喷4次,防治效果比较好;阿维菌素和高效氯氟氰菊酯防治豆秆黑潜蝇效果比较好。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晋南夏播大豆豆秆黑潜蝇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卫玲,樊云茜,段学艳,杨海峰,周安定. 2010

[2]豆秆黑潜蝇的识别与综合防治. 卫玲,樊云茜,肖俊红,段学艳,周安定. 2008

[3]夏大豆新品种徐豆21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齐玉军,王宗标,徐泽俊,王幸,孙振业. 2016

[4]夏大豆产量相关根系性状及QTL定位. 刘莹,张孟臣. 2010

[5]江苏省夏大豆农艺性状的因子分析. 姜永平,吴春芳,朱振华,刘水东. 2008

[6]优质鲜食夏大豆新品种“通豆6号”的选育. 王学军,缪亚梅,汪凯华,陈满峰,马祥建. 2010

[7]夏大豆新品种华夏6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范大泳,何雪丹,程艳波,马全姿,莫皓蓝. 2015

[8]桂西北地区夏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 黎敦涌,黄燕,韦贵剑. 2018

[9]夏大豆华夏6号的特征特性及高效栽培技术. 范大泳,石志斯,程艳波,马全姿,周宾. 2015

[10]夏大豆籽粒成熟期根叶衰老特性的研究. 刘莹,张孟臣,杨春燕. 2010

[11]桂西北地区夏大豆新品种比较试验. 黎敦涌,黄燕,韦贵剑. 2018

[12]中国大豆产业技术需求分析. 杨光明. 2012

[13]2012年热带亚热带夏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研究. . 2013

[14]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通豆8号”选育. 缪亚梅,王学军,汪凯华,陈满峰. 2010

[15]江苏淮北地区夏大豆品种更替中产量及有关性状的改良与展望. 冯其虎,张复宁,杨加银. 1991

[16]广东夏大豆新品种(系)分子身份证的构建. 唐玉娟,宋恩亮,王梓钰,马启彬,年海. 2016

[17]优质高产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0号'选育及栽培.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陈满峰,葛红,顾春燕,赵娜. 2017

[18]高产夏大豆新品种淮豆9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杨加银,徐海斌,徐海风,张复宁. 2008

[19]夏大豆新品种‘通豆11’的选育及栽培.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陈满峰,葛红,顾春燕,赵娜. 2017

[20]高产优质夏大豆新品种‘通豆8号’的选育. 王学军,缪亚梅,汪凯华,陈满峰,万玉玲.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