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水稻-油菜周年两熟温光资源分配与利用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陶玥玥

作者: 陶玥玥;盛雪雯;徐坚;沈园;王海候;陆长婴;沈明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江流域;水稻–油菜两熟;籽粒产量;干物质产量;温光资源分配;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23 年 005 期

页码: 1327-13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提升长江流域水稻-油菜周年产量潜力和资源利用效率,2017—2021年于江苏苏州布置田间定位试验,以中熟晚粳水稻-垄作摆栽油菜传统模式为对照,对比研究了新型迟熟中粳水稻-直播油菜模式干物质产量、水稻籽粒产量、温光资源分配和利用特征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与常规模式相比,新型模式油菜季温和光生产效率分别显著提高了24.1%和20.6%,水稻季温、光生产效率无显著变化。新型模式下油菜干物质产量显著提高了18.2%,但水稻籽粒和干物质产量分别显著下降了17.6%和15.5%。常规模式中水稻和油菜两季积温分配率分别为63.9%和36.1%,积温比值为1.77;新型模式周年积温量减少588℃,其中水稻积温减少483℃,油菜季周年积温分配率增加了1.8%,两季积温比值下降为1.64。新型模式较常规模式增加周年效益31.4%,提高油菜种植效益2.2倍,而降低水稻种植效益17.4%。由此,以迟熟中粳水稻搭配后季直播油菜新型模式,可显著提高了油菜季产量、温光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提升周年种植效益。在兼顾粮饲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新型水稻-油菜模式可作为长期单一化水稻、油菜或小麦两熟制轮作模式之一。

分类号: S511%S565.4

  • 相关文献

[1]赤峰地区优质高产青贮玉米品种筛选试验. 罗继宇,白岚方,孟繁盛,张昊,王玉芬. 2019

[2]辽宁省:洒向满乡都是情. 孟凡荣. 2008

[3]不同刈割处理对稻草轮作黑麦草干物质产量和体外消化量的影响. 王柏渊,干友民,熊先勤,王小利,谢文刚,焉家俊. 2009

[4]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青藏高原东部高寒牧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文龙,余翠,赵新来,梁天刚,张金林,许静. 2017

[5]紫花苜蓿生长特性及产量性状相关性研究. 孙建华,王彦荣,余玲. 2004

[6]基于MODIS植被指数的甘南草地生物量. 王莺,夏文韬,梁天刚,王超. 2009

[7]中国主要苜蓿品种的产量性状及其多样性研究. 孙建华,王彦荣. 2004

[8]TOPSIS法评价南方大豆品种在黄土高原地区的饲用潜力. 安东,来兴发,邓建强,韩天富,沈禹颖. 2019

[9]陇东旱塬冬小麦复种饲草轮作系统产量和水分利用特征. 邓建强,梁志婷,刘渊博,王自奎,沈禹颖. 2017

[10]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 毛小报,傅琳琳,毛晓红,阿迪拉·艾海提. 2019

[11]玉米秸秆全量深翻还田地力提升技术模式实证及效益分析. 刘剑钊,袁静超,梁尧,贺宇,张水梅,史海鹏,蔡红光,任军. 2021

[12]冬季作物-双季稻轮作模式资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比较研究. 张帆. 2021

[13]不同施氮对饲草玉米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陈曦,陈新平,罗永,牟勇,吕世华,徐开未. 2014

[14]辽宁地区两种菊科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光合特性比较. 魏子上,陈新微,杨殿林,皇甫超河. 2017

[15]双季青贮玉米模式物质生产及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王美云,任天志,赵明,李少昆,王晓波,李立娟,陈长利. 2007

[16]收播期调控对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及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徐杰,周帅,刘灵艳,何昕楠,南镇武,孟维伟,王娜,韩伟,王旭清,刘开昌. 2020

[17]四川省饲草用小麦品种筛选初报. 黄辉跃,张洁,郭元林,刘培,汪仁全,王仕林,杨杰智,荣飞雪,周海燕,关淑仙,宣朴,蒋云. 2018

[18]冬小麦-夏玉米“双晚”种植模式的产量形成及资源效率研究. 付雪丽,张惠,贾继增,杜立丰,付金东. 2009

[19]稻麦两熟系统适期晚播对周年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习敏,杜祥备,吴文革,孔令聪,陈金华,岳伟,许有尊,周永进. 2020

[20]北京地区施硫肥对苜蓿形态和产量的影响. 周湧,汪诗平,陈默君.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