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耐密抗倒玉米新品种京科389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卫红
作者: 王卫红;杨国航;王元东;张春原;刘春阁;赵久然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京科389;夏玉米;选育;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通讯
ISSN: 1000-6400
年卷期: 2011 年 05 期
页码: 106-107+111
摘要: 京科389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玉米新品种,于2009年通过国家审定。该品种是基于国家京津唐玉米育种和生产现状,以株型紧凑、耐密植、抗倒伏强、水平抗病虫性好、产量高、稳产性好为育种目标选育而成的玉米新杂交种。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优质高产早熟夏玉米新品种苏玉14的选育. 陈国清,陆虎华,薛林,黄小兰,石明亮,印志同. 2006
[2]河南省夏玉米抗逆稳产栽培技术. 赵雁群,牛军,乔江方,张美微. 2021
[3]粒收夏玉米全程机械化栽培技术. 牛军,谷利敏,张美微,乔江方. 2020
[4]黄淮海冬小麦-夏玉米“双晚”周年超高产典型栽培技术分析. 付雪丽,赵明,贾继增,杜立丰,赵东成. 2008
[5]玉米新品种衡单6272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李积铭. 2012
[6]夏玉米亩产吨粮的理论与实践. 王忠孝,王庆成,牛玉贞,张军,徐庆章,高学曾,李登海. 1993
[7]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王要闯,戚廷香,程立新,徐国举,苏玉杰,秦永田,李彦昌. 2009
[8]淮南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郑飞,崔亚坤,陈静,刘旺庆,陈艳萍,袁建华,孔令杰. 2020
[9]夏玉米郑单958高产栽培技术. 牛元民,杜世州,张耀兰. 2007
[10]复垦土地夏玉米栽培技术. 杨琴,杨勤,岳丽杰,刘禹池,陈冠陶,陈玉峰,刘永红,王谢. 2025
[11]苏棉22芽黄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蔡立旺,潘群斌,施庆华,王为,潘宗瑾,陈建平. 2010
[12]紫心甘薯新品种黔薯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宋吉轩,李云,雷尊国,李丽. 2013
[13]高产夏大豆新品种徐豆1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幸,王宗标,张祖明. 2008
[14]越冬甘蓝新品种瑞甘21的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秦文斌,戴忠良,孙春青,潘永飞,肖燕. 2014
[15]超级稻新品种淮稻1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英文). 袁彩勇,袁生堂,王健,孔宪旺. 2011
[16]高梁新杂交种赤杂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成慧娟,马尚耀,严福忠,王立新,葛占宇,王岩. 2011
[17]大豆新品种徐豆16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王幸,王宗标,徐泽俊. 2011
[18]优良粒用高梁杂交种辽杂13号. 林凤,杨立国,石太渊,张宝金,苗青,翟强. 2004
[19]特早熟抗病棉花品种辽棉30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巍,赵志强,高艳平,吴晓东,王子胜. 2018
[20]国审夏大豆徐豆20的选育. 王幸,王宗标,徐泽俊,齐玉军,王晓军,孙东雷.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对农业科研院所专利管理工作的思考-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作者:马明远;李奇峰;杨国航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专利;管理;高质量发展
-
高密度条件下株型改良对春玉米根-冠特征及籽粒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耀;程前;徐田军;刘正;王荣焕;赵久然;陆大雷;李从锋
关键词:春玉米;种植密度;株型改良;根系特性;冠层结构
-
构建分工有序、运行高效的科技创新体系
作者:杨国航
关键词: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创新主体;高效
-
不同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耐热性的差异比较
作者:徐田军;吕天放;李自豪;张勇;刘宏伟;刘月娥;蔡万涛;张如养;宋伟;邢锦丰;赵久然;王荣焕
关键词:高温;玉米;亲本自交系;耐热性
-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思考-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作者:陈振华;杨国航;史振鹏;吴洁;吴琼;左进华;魏建华
关键词: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共享利用
-
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SSR和SNP分子身份证的构建及应用
作者:张茗起;王蕊;张春宵;孙擘;任洁;李淑芳;王璐;朱少喜;张江斌;施昕晨;王海杰;张云龙;田红丽;赵怡锟;匡猛;王元东;易红梅;李晓辉;王凤格
关键词:玉米;种质资源;吉林;SSR;SNP;分子身份证
-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水平提升对策研究-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为例
作者:石琨;杨国航;蒋韬;魏建华
关键词:农业科研院所;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