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柞蚕链球菌的抑菌活性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铁成

作者: 刘铁成;陈有嗣;杨金琛;刘洪丽;曾航;赫英姿;王立石;牛雄雷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苯并异噻唑啉酮;衍生物;合成;柞蚕链球菌;抑菌活性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7-11

摘要: 为了调变其疏水性并筛选出对柞蚕链球菌具有较高抑菌活性的化合物,以苯并异噻唑啉酮为母体结构进行了系列酰化衍生物的设计合成与结构表征,采用涂平板数菌落法和琼脂孔穴扩散法测定衍生物对柞蚕链球菌的离体抑菌活性,采用室内养蚕试验测定衍生物的活体抑菌活性。合成了取代基为烷基链酰胺衍生物6个和取代基为芳基酰胺衍生物5个,并采用熔点测试和1H-NMR测定确认了其结构。涂平板数菌落法结果表明,在处理浓度高于62.5 mg/L时,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衍生物抑菌活性不亚于母体化合物;随着处理浓度降低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衍生物抑菌活性呈降低趋势:在低处理浓度下(≤32.5 mg/L),仅部分衍生物可保留母体化合物的抑菌活性。琼脂孔穴扩散法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浓度时,衍生物的抑菌圈直径均小于相应浓度处理时的母体化合物,且低处理浓度(≤500 mg/L)表现更为显著。初步的活体试验表明,衍生物对柞蚕体内的柞蚕链球菌的抑菌活性较之母体化合物下降显著。这说明,苯并异噻唑啉酮酰胺化改造可能无助于提高其对柞蚕链球菌的抑菌活性。

分类号: S885.1%TQ455

  • 相关文献

[1]苯并异噻唑啉酮对柞蚕链球菌的防治效果评价. 杨金琛,赫英姿,刘洪丽,曾航,王立石,牛雄雷. 2022

[2]溴代吡咯腈直链端炔的合成及杀虫活性的测定. 刘惠芳,雷志伟,姚键梅,马驰宇,杨文. 2022

[3]硝唑尼特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王满梅,王艳平,刘迎春,王春梅,黄振,王霄旸,张可煜,李娟. 2022

[4]新型N-苯乙酰缬氨酰胺衍生物的“一锅法”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宁君,蒋志福,高贝贝,袁会珠,折冬梅. 2012

[5]2-酰氨基苯并噻唑-7-甲酸甲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病诱导活性. 侯学太,王敏,江树人,牛赡光. 2006

[6]乙酰甲喹主要代谢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菌活性检测. 肖燕,王权,陈永军,蒋蔚,刘迎春,孙卫东. 2014

[7]原白头翁素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抑菌活性. 孙海燕,薛飞群,张丽芳,马全朝,张可煜,张彩凌. 2008

[8]杀菌剂苯并异噻唑啉酮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和氧化应激效应研究. 吕鹏,徐嘉擎,王森,闫艳春. 2018

[9]柞蚕链球菌在柞蚕与蚕场昆虫之间的交叉感染研究. 赫英姿,宋策,宿桂梅,刘孝良. 2007

[10]人工饲料饲养条件下柞蚕链球菌对玉米螟的感染效果. 赫英姿,宋策,宿桂梅,刘孝良,吴华. 2007

[11]几种植物提取液对柞蚕链球菌活性的初步筛选. 赫英姿,宋策,宿桂梅,刘孝良. 2007

[12]几种常见物理灭菌方法对柞蚕链球菌的灭活作用. 宿桂梅,赫英姿,刘孝良,李喜升,陈悦,赵春山,仝振祥,宋策. 2015

[13]柞蚕抗菌活性物质的抗菌性能及对仔猪腹泻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研究. 马淑慧,李亚洁,孙永欣,温志新,孟楠,米锐,李学军,都兴范,李树英. 2015

[14]蛇床子素结构修饰物JS-B对辣椒疫霉作用机制研究. 房舒,王春梅,关巍,刘志恒,陈浩,蔡春,石志琦. 2009

[15]泰乐菌素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闵勇,刘晓艳,杨自文,王开梅,万中义. 2010

[16]游离棉酚对奶牛繁殖性能的影响. 刘长彬,刘辉,葛成江. 2009

[17]脂肪酸及其衍生物对植物逆境胁迫的响应. 刘文献,刘志鹏,谢文刚,王彦荣. 2014

[18]甘草根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衍生化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徐曙,赵兴增,周倩,陈虞超,李林蔚,郭生虎. 2020

[19]杨梅素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 杨冲,张良,宋晓峰,李峰,李文保. 2019

[20]硫辛酸衍生物的制备与活性研究进展. 孙腾,徐刘佳,郑明明.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