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无机肥配施黑土胡敏酸结构光谱学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久明

作者: 张久明;周宝库;魏丹;迟凤琴;郝小雨;金梁;匡恩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土;土壤腐殖质;光谱学测定;变化特征

期刊名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ISSN: 1000-0593

年卷期: 2019 年 03 期

页码: 845-850

收录情况: EI ; SC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腐殖质作为土壤有机质的主体,对土壤的一系列性质和形态产生影响,其数量、组成和性质可以反映一定的成土条件和过程,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由于腐殖质分子组成的不确定性,各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优化寻求更为准确可靠的腐殖酸表征方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施肥方式改变土壤中胡敏酸的组成与结构,但短期的影响程度难以用常规的测定技术检测出来。利用38年的黑土长期定位试验,通过腐殖质组分HA的分离和纯化,多种光谱分析方法的联合应用,从物质结构的角度分析土壤中单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黑土HA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变化的影响。分析显示, M和MNPK施肥处理较CK处理均可提高土壤有机碳和HA含量,增加土壤中HA的总反应热、中温放热值、 2920/1720值、脂族C含量、 f450/500值,表明单施有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后土壤HA芳构化程度降低,脂族含量增加,结合简单化,但M施肥处理增加幅度小于MNPK施肥处理。分析结果表明:多种光谱技术的联合应用,可以相互认证其结果的准确性。同时试验结果也证明有机无机肥配施较单施有机肥,更能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土壤HA的脂族C含量,增加作物产量,培肥地力。

分类号: S158`O433

  • 相关文献

[1]不同施肥黑土微生物量氮变化特征及相关因素. 李东坡,陈利军,武志杰,朱平,任军,梁成华,彭畅,高红军. 2004

[2]不同类型茶园土壤腐殖质剖面分布特征研究. 王峰,陈玉真,尤志明,吴志丹,江福英,翁伯琦,张文锦. 2015

[3]用地与养地结合;提高果园土壤肥力途径探讨. 唐梁柟. 1990

[4]小麦不同前茬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及其作用. 陈子英,姚瑞麟,关妙姬,吳覌以,王湧清,吳瑞武. 1964

[5]转基因棉花残体土壤降解特征的红外光谱研究. 陈振华,张玉兰,贾银华,陈利军,刘兴斌,武志杰. 2011

[6]不同茬口对土壤肥力和后作小麦的影响. 高惠民,林葆,張紹丽,周玉荣,周叔华,楊雨富. 1964

[7]应用~(15)N示踪研究秸秆对保存和提高氮肥肥效的影响. 徐新宇,张玉梅,向华,胡济生. 1991

[8]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腐殖质理化性质的影响. 史吉平,张夫道,林葆. 2002

[9]比色法测定土壤腐殖质组分的研究. 杨俐苹,白由路,王向阳,王磊,王贺. 2011

[10]夏播大豆田铺施麦秸的示踪研究. 徐新宇,张玉梅. 1987

[11]比色法测定土壤腐植酸组分的研究. 杨俐苹,白由路,王向阳,王磊,王贺. 2010

[12]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低产黄泥田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胡诚,刘东海,陈云峰,乔艳,伍德春,孙斌,李双来. 2016

[13]不同土壤改良措施对低产黄泥田土壤性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胡诚,刘东海,陈云峰,乔艳,伍德春,孙斌,李双来. 2016

[14]新世纪新疆农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农村基层组织发展变化特征. 刘平方,马建荣,杨秀玉. 2015

[15]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演变特征的研究进展. 李忠芳,徐明岗,张会民,李慧,孙楠. 2012

[16]青海湖流域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 郝学宁,李岳坦,李滨勇. 2011

[17]1961-2010年山西省的降雨量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冯瑞云,雷梦林,侯雅静,李海燕,程宏,王慧杰,刘霞. 2018

[18]山西省种养废弃物构成及资源化利用潜力研究. 杜艳玲,周怀平,程曼,解文艳,杨振兴,郭晋,吕倩倩,王志伟. 2019

[19]近30年中国农业源氮磷排放的格局特征与水环境影响. 马恩朴,蔡建明,林静,廖柳文,郭华,韩燕. 2021

[20]2000—2014年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的时空演化及影响因素. 马恩朴,蔡建明,林静,郭华,韩燕,廖柳文.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