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甘薯产业助力国家粮食安全的分析与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强
作者: 李强;赵海;靳艳玲;朱金城;马代夫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粮食安全;低碳;乡村振兴;“一带一路”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22 年 006 期
页码: 1484-14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由于气候变化、贸易战、新冠疫情及局部战争等因素叠加,对中国粮食安全产生较大影响。本文阐述了甘薯因其产量高、适应性广在保障中国粮食安全中大有可为。未来中国具有发展甘薯产业的空间和基础,甘薯利用途径趋于多样化。
分类号: F326.11
- 相关文献
[1]乡村振兴视域下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研究. 袁世一,李干琼. 2023
[2]农业文化遗产: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闵庆文,骆世明,曹幸穗,苑利,成升魁,杨庆文,孙庆忠,李先德,孙业红,赵立军,张红榛,吴敏芳. 2022
[3]美国农业收入保险:制度缘起、路径选择与镜鉴. 王鑫,夏英,杨海芬. 2023
[4]大力发展冬闲田食用菌 全面推进乡村产业兴旺——以江西省为例. 戴天放,张诚,徐光耀,麻福芳,卢慧. 2023
[5]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研究. 张华国. 2018
[6]乡村振兴战略研究进展及未来发展前瞻. 牛坤玉,钟钰,普蓂喆. 2020
[7]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极端气候灾害与藏粮于民计划分析和展望. 毛克彪,田世英,袁紫晋,王涵,谭雪兰. 2019
[8]贵州省粮食产能提升研究. 张会吉,吴圣. 2024
[9]“一带一路”中国水产品贸易格局与渔业国际合作展望. 韩杨,孙慧武,刘子飞,马卓君. 2017
[10]东北—蒙东经济区绿色植保在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中面临的挑战与发展. 魏毅,李柱刚,赵君,许国庆,秦庆明,席景会,张炬红,李茂海,李启云,薛春生,张世宏. 2019
[11]再谈“胡焕庸线”及农牧交错带. 陈全功. 2018
[12]省级农科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思考——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谢霖,孙加祥. 2019
[13]“一带一路”倡议下滨海新区农业对外合作研究——基于涉农企业调研分析. 秦静,张磊. 2019
[14]基于“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农业国际合作前景研究. 蒋韬. 2019
[15]“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物流发展的策略研究. 张颖,陈希文,范学林. 2019
[16]“一带一路”农业科技走出去的政策思考. 郭静利,盛彩娇,李思经. 2017
[17]“一带一路”倡议下农业科研单位“走出去”问题研究. 关昕,胡志全. 2019
[18]探研淡水鱼养殖业产业的绿色发展路径. 代云云,袁永明,袁媛,张红燕. 2019
[19]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与合作前景. 司智陟. 2017
[20]中国与俄罗斯农业合作状况与发展思路. 叶霄,N.A.科甘诺娃,张雄,周评平,叶鹏盛.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青贮饲料制备技术与品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作者:柴艳;柯梅;侯钰荣;李强
关键词:青贮饲料;制备技术;发酵品质;饲料原料
-
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蒙科豆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作者:赵晓宇;王雪娇;苏二虎;刘坤雨;高圆丽;王妍蓉;王新华;吴娟;董宇恒;李强
关键词:大豆;蒙科豆6号;选育;栽培技术
-
甘薯茎线虫病复合抗性遗传分析与QTL定位
作者:闫会;马居奎;李臣;马猛;张艾岑;张成玲;张允刚;李强
关键词:甘薯;茎线虫病;复合抗性;QTL定位
-
阴山北麓人工混播草地草种组合筛选
作者:许嘉逸;李强;温超;单玉梅;刘思博;晔薷罕;张丽华;殷国梅
关键词:豆禾混播;群落特征;营养品质;种间竞争;组合筛选
-
长期化肥有机替代对黑土氮转化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高纪超;李强;朱平;彭畅;张秀芝;高洪军;焦云飞;张宇航;武俊男;徐灵颍
关键词:黑土;化肥;有机肥;长期定位;酶活性
-
增施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对大豆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作者:赵晓宇;陈广平;苏二虎;王雪娇;刘坤雨;高圆丽;鄂丽丽;唐存喜;宏迪;李强
关键词:大豆;有机肥;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产量;经济效益
-
山东省烟草发展型产区土壤种植适宜性评价
作者:张杨;张本强;王永;李强;熊莹;刘海伟
关键词:烟草;适宜性;评价;土壤;发展型产区;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