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甘薯SSR标记遗传图谱构建与重要农艺性状QTL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马猛

作者: 马猛;闫会;高闰飞;后猛;唐维;王欣;张允刚;李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分枝数;茎蔓直径;最长蔓长;叶柄长度;节间长度;QTL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1 期

页码: 2147-216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理想农艺性状是甘薯育种的重要目标,而选择甘薯理想农艺性状的育种手段还很缺乏。本研究以分枝数多、蔓长中等、高产紫肉甘薯品种徐紫薯8号为母本,分枝数少、长蔓、中等产量白肉甘薯品种美国红为父本,以F1代分离群体的274个单株为作图群体,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甘薯分子连锁图谱,能够加密已有的遗传图谱。其中母本图谱包含24个连锁群(linkagegroups,LGs),图谱总长1325.8cM,标记间平均距离9.2cM;父本图谱包含21个LGs,图谱总长1088.6 cM,标记间平均距离8.2 cM。通过复合区间作图法对甘薯地上部分枝数、茎蔓直径、最长蔓长、叶柄长度和节间长度5个重要农艺性状进行QTL分析,检测到1个与分枝数相关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53.2%;1个与茎蔓直径相关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16.7%;2个与最长蔓长相关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9.5%和13.7%;2个与叶柄长度相关定位的重要农艺性状QTL,可以开发与其连锁的分子标记,辅助室内早代苗期筛选具有理想农艺性状的株系,从而提高田间选择效率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8.8%和11.3%;5个与节间长度相关的QTL,解释表型变异的9.6%~28.1%。利用定位的重要农艺性状QTL,可以开发与其连锁的分子标记,辅助室内早代苗期筛选具有理想农艺性状的株系,从而提高田间选择效率。。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大豆抗倒伏的预测模型研究. 陈海峰,杨中路,单志慧,沙爱华,陈李淼,张婵娟,张晓娟,袁松丽,邱德珍,万乔,陈水莲,周蓉,周新安. 2014

[2]用分离群体中的残余杂合系定位大豆C1连锁群的分枝数qBN-c1-1位点. 何冉,关荣霞,刘章雄,朱晓丽,常汝镇,邱丽娟. 2009

[3]烯效唑对甘薯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李云,李晓慧,杨航,陆国权. 2022

[4]甘薯SRAP连锁图构建淀粉含量QTL检测. 谭文芳,何俊蓉,蒲志刚,王大一,张正圣,詹付凤,阎文昭. 2005

[5]甘薯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QTL定位研究进展与展望. 马猛,闫会,李强. 2020

[6]"涪杂一号"榨菜制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刘义华,范永红,周光凡. 2002

[7]48个紫花苜蓿品种在贵州南部的适应性研究. 莫本田,张建波,张文,徐大伟,卢欣石. 2010

[8]不同春化处理对蚕豆表型的影响. 卞晓春,林晶晶,吴春芳. 2015

[9]不同春化时间对蚕豆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薛晨晨,叶松青,张炯,袁星星,陈新,王学军,吴春芳. 2018

[10]外来入侵植物空心莲子草对不同除草剂的敏感性. 吴田乡,贺建荣,王红春,娄远来,梁永红. 2019

[11]生物菌肥防治寒地苹果树重茬病的研究. 卜海东,孙杨,王树桐,刘畅,顾广军,程显敏,胡颖慧,董雪梅,孙晓环,邢星,张帅,徐德海,于文全. 2021

[12]不同光照条件对舞春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白艳荣,蒋亚莲. 2019

[13]胶园林下间作对玫瑰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袁淑娜,潘剑,黄坚雄,郑定华,涂寒奇,周立军. 2019

[14]花生栽培种和野生种的种间杂交研究——第Ⅲ报花生属A.stenozsperma的同源四倍体及其利用. 周蓉. 1987

[15]2008-2019年中国油菜生产性状变化趋势. 冷博峰,李先容,陈雪婷,唐晶,陈卓尔,张青,王涛,田裕,魏梦升,闫华,刘成,冯中朝. 2021

[16]大豆分枝数相关分子标记开发及qBN-18位点精细定位. 吴海涛,张勇,苏伯鸿,Lamlom F Sobhi,邱丽娟. 2020

[17]中国苦荞种质资源的保存与研究. 张宗文. 2006

[18]筛选鉴定适宜机械化操作的耐密植油菜种质资源. 陈碧云,伍晓明,陆光远,高桂珍,许鲲. 2009

[19]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大豆品种的分枝特性研究. 谭冰,郭勇,邱丽娟. 2012

[20]不同蜡梅品种嫁接成活率及年生长状况. 宋兴荣,袁蒲英,邵祎璠.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