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蚕区33份桑树种质资源的桑叶和桑枝总黄酮含量测定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平平

作者: 李平平;储一宁;杜伟;冉瑞法;梁铖;陈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桑树种质资源;桑叶;桑枝;总黄酮;云南蚕区

期刊名称: 蚕业科学

ISSN: 0257-4799

年卷期: 2014 年 01 期

页码: 90-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云南省保存的鲁桑、白桑、广东桑、鸡桑、长果桑、长穗桑6个桑种的33份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Al(NO3)3-NaNO2比色法测定桑叶和桑枝中的总黄酮含量,筛选药食用途桑树品种的育种材料。33份桑树种质资源的桑叶总黄酮含量总体上符合正态分布,93.94%的检测样品的桑叶总黄酮质量比分布在10.00~35.00 mg/g之间,96.97%的检测样品的桑枝总黄酮质量比分布在2.00~15.00 mg/g之间,大多数桑树种质资源的桑枝总黄酮含量低于桑叶总黄酮含量。不同桑树种质资源间的桑叶、桑枝的总黄酮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基于6个桑种间以及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之间的比较则没有显著差异(P>0.05)。供试的33份桑树种质资源中,白桑种地方品种苍溪桑的桑叶总黄酮含量最高,质量比为35.27 mg/g,长穗桑种地方品种普洱8的桑枝总黄酮含量最高,质量比为19.49 mg/g,这2个地方品种适合作为育种素材用于培育药食用途的桑树新品种。

分类号: S888`R284.2

  • 相关文献

[1]桑树资源综合利用进展及开发对策. 何雪梅,廖森泰,刘吉平. 2005

[2]桑树的营养功能性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何雪梅,廖森泰,刘吉平. 2004

[3]桑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林天宝,李有贵,吕志强,朱燕. 2008

[4]桑叶和桑枝综合利用概况. 孙波,周洪英,吴洪丽. 2015

[5]桑树的药用价值及其开发应用. 邬谨,刘刚,危玲. 2007

[6]桑树资源新型功能食品的研制开发. 陈卫东,邹宇晓,吴娱明,廖森泰,唐翠明,刘学铭,徐玉娟,温靖. 2006

[7]桑树资源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黄勇,张林,赵卫国,刘利,潘一乐. 2007

[8]桑枝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廖森泰,何雪梅,吴娱明,邹宇晓,徐玉娟,刘吉平. 2007

[9]不同品种桑叶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张芳,王晓红,罗泽虎,韩世玉. 2017

[10]河北省不同地区、不同品种及生长时期桑叶中总黄酮含量分析. 高林森,温吉更,李亚丽,郭烨. 2020

[11]响应面优化超声波辅助酶法提取桑叶总黄酮的工艺. 张丽霞,魏照辉,赵婉晴. 2019

[12]桑叶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分析. 李瑞雪,王钰婷,夏家凤,王伟,汪泰初. 2017

[13]海南桑树栽培品种绿原酸及黄酮含量分析. 何际婵,董志超,陈振夏,谢小丽. 2023

[14]桑树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李瑞雪,王钰婷,胡飞,王伟,高新文,汪泰初. 2015

[15]利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山东、河北省区鲁桑地方品种核心种质. 陈俊百,黄勇,张林,赵卫国,潘一乐. 2008

[16]基于ITS标记分析安徽省桑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 王钰婷,李瑞雪,孙帆,王伟,汪泰初. 2017

[17]桑褐斑病、桑里白粉病在云南省不同地域桑园的发生危害及防控要点. 柴建萍,余凌,谢道燕,高东芬,郭石生,饶正荣,杨曙光,洪正杰,张云波,陈松. 2011

[18]云南蚕区家蚕品种资源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的抗性评价分析. 邵榆岚,唐芬芬,张一川,张永红,朱峰,白兴荣. 2017

[19]桑红蜘蛛、桑蓟马在云南省不同地域桑园的发生规律及防控要点. 柴建萍,余凌翔,谢道燕,高东芬,郭石生,饶正荣,杨曙光,洪正杰,张云波,陈松. 2010

[20]云南蚕区采集桑褐斑病病原真菌基于rDNA-ITS序列的分类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江秀均,钟健,柴建萍,苏振国,黄俊荣,白兴荣.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