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施肥对氮素利用以及土壤剖面氮素分布、积累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秀芝

作者: 张秀芝;李强;高洪军;彭畅;高纪超;焦云飞;朱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长期施肥;氮素利用效率;硝态氮分布与积累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23 年 31 卷 005 期

页码: 128-13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依托28年长期定位试验,采集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剖面样品,测定土壤硝态氮含量,结合产量计算氮素利用效率.结果表明,长期施肥显著增加玉米子粒产量、地上部总吸氮量及氮收获指数.化肥+有机肥(NPKM)处理产量最高,较单施化肥(NPK)处理提高8.7%.各处理硝态氮含量随着土层的加深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硝态氮主要积累在0~100cm土体,NPK、NPKM处理硝态氮积累量占比高于55%.因此,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可显著提高子粒产量,增加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素淋溶.

分类号: S513.062

  • 相关文献

[1]玉米氮素利用生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王大铭,丛媛媛,陈亮. 2013

[2]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对减施氮肥的响应. 王荣焕,陈传永,徐田军,赵久然,吕天放,刘月娥,刘秀芝,刘春阁. 2018

[3]控释氮肥适量减施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肖艳华,赵胤凯,刘慧涛,万成山. 2023

[4]氮肥运筹方式对土壤无机氮变化、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林,武文明,陈欢,陈洪俭,彭晨,王世济,曹承富. 2021

[5]玉米与豆科作物间套作体系氮素吸收效应研究进展. 孙岩,乔月彤,赵强,胡延峰,朱英华,赵培国,宋立成,夏海勇. 2024

[6]氮肥后移条件下减量对春玉米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隋阳辉,王大为,王延波. 2021

[7]不同施氮模式对夏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晓菁,李中方,臧贺藏,张杰,胡峰,李国强,冯晓,赵晴,郑国清. 2015

[8]不同基因型玉米根系特性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王敬锋,刘鹏,赵秉强,董树亭,张吉旺,赵明,杨吉顺,李耕. 2011

[9]长期施肥下黄壤旱地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变化特征. 罗龙皂,李渝,张文安,肖厚军,蒋太明. 2013

[10]长期不同施肥对黄潮土区玉米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魏猛,张爱君,诸葛玉平,李洪民,唐忠厚,陈晓光. 2016

[11]基于模糊数学和主成分分析的长期施肥红壤旱地土壤肥力评价. 杨旭初,叶会财,李大明,余喜初,柳开楼,胡秋萍,胡志华,谷子寒,胡惠文,周利军,黄庆海,林小兵. 2018

[12]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对我国玉米产量可持续性的影响. 李忠芳,徐明岗,张会民,张文菊. 2009

[13]长期施用磷肥和有机肥黄壤微生物量磷特征. 刘彦伶,李渝,张艳,张雅蓉,黄兴成,张萌,张文安,蒋太明. 2021

[14]长期施钾对双季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和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柳开楼,黄晶,叶会财,韩苗,韩天富,宋惠洁,胡志华,胡丹丹,李大明,余喜初,黄庆海,李文军,陈国钧. 2020

[15]红壤长期不同施肥对玉米氮肥回收率的影响. 段英华,徐明岗,王伯仁,黄晶. 2010

[16]黑垆土长期施肥对冬小麦-玉米轮作产量的影响. 周海燕,丁宁平,王婷,尚来贵. 2017

[17]长期施肥对黑土活性有机质、pH值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洪军,彭畅,张秀芝,李强,朱平. 2014

[18]长期施肥对潮土玉米碳含量及分配比例的影响. 苗惠田,张文菊,吕家珑,黄绍敏,徐明岗. 2010

[19]长期施肥对夏玉米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影响. 刘淑云,董树亭,赵秉强,李秀英,张振山. 2007

[20]长期施肥下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量的变化. 李忠芳,徐明岗,张会民,张文菊,高静.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