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T设施与栽培应用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卫杰

作者: 蒋卫杰;郑光华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92 年 1 卷 S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DFT是英文Deep Flowing Technique的缩写,即深液流循环栽培技术。这种栽培方式与营养液膜技术(NFT)差不多,不同之处是流动的营养液层较深(5~10cm),植株绝大部分根系浸泡在营养液中,其根系的通气靠向营养液中加氧来解决。这种系统的主要优点是解决了在停电期间NFT系统不能正常运转的困难。这种栽培系统的基本设施包括:营养液栽培槽、贮液池、水泵、营养液自动循环系统及控制系统,植株固定装置等部分。近几年来,我国也通过各种途径从日本引进了好几套DFT式系统,但都因系统本身成本昂贵(一次性投资高)和系统运转费用较高而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与推广。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本着简单、实用、有效的原则,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无土栽培课题组自行研究开发了一种简易的DFT设施系统(图1),并在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双青公司育苗场温室内进行了约350m2的DFT生菜栽培试验,获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把该系统作一详细介绍。 一、系统的组成部分及营养液循环 整个系统由地下营养液池、地上营养液栽培槽、水泵和营养液循环系统及营养液过滤池组成。营养液池、营养液槽均由水泥制成,营养液池长5.2m、宽1.1m、高1.2m,营养液槽长5.3m、宽0.6m、高0.1m,槽内铺设塑料膜以防止营养液的渗漏,槽上盖2cm厚的泡沫板,在泡沫板上面再覆盖一层黑白膜(图1b)。营养液由地下营养液池经水泵通过供液管道注入营养液栽培槽,栽培槽内的营养液通过液面调节栓经排液管道通过过滤池后又回到地下营养液池,供营养液的循环使用(图la)。 二、DF了生莱栽培管理技术 定植之前在栽培槽内注满营养液,并在泡沫板及黑白膜上按20cm的株行距打孔。把生莱幼苗定植在四周及底部均布满孔洞的塑料育苗钵中,然后把育苗钵放入泡沫板孔中,使泡沫板恰好能支持育苗钵上口边缘为适宜。在生菜根系未露出育苗体以前,栽培槽内的营养液必须至少能接触育苗钵底部,这样营养液可通过毛细管作用使育苗钵内基质保持湿润,以后栽培槽内的营养液面可有所降低,以改善生菜根系的通气条件,但仍必须使生菜的绝大部分根系保持在营养液中,以保证生菜根系能吸收足够的营养元素,维持生菜的正常生长。营养液配方采用荷兰温室园艺研究所推荐的循环水生菜配方( 1988), EC为2.Zms/cm。 营养液PH值每4~6天调整一次,每次都用硝酸把PH值调整至5.8,以使得营养液的PH值能保持在PH6.0左右。为了保证营养液中含有足够的氧气,改善生菜根系的通气状况,栽培槽内的营养液至少每隔3天循环一次,即把栽培槽中的营养液由液面调节栓经排水管道进入地下营养液池,然后再用水泵把地下营养液池中的营养液抽回到栽培槽中,在此过程中,由于增加了营养液与空气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了营养液中氧气的含量,这种增加营养液中氧气含量的方法称为落差法。 由于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其根系会向外分泌一些化学物质(其中也含有一些有害分泌物),这些物质的过多积累会影响根系的正常生长。因此为了避免污染和根系分泌有害物质的积累,营养液池及栽培槽中的营养液每隔一个月必须彻底更换一次,即把使用过的营养液抽到室外,然后重新配制新的营养液。 另外,生莱的生育适宜温度是15~20C,因而温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12—25℃的范围内,以利生菜的正常生长。 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应保持室内整洁。并严禁在营养液槽及营养液池中洗涤什物及向其中乱扔废弃物,以防.上污染营养液。。 三、』简易OF言系统的应用效果 在长57m、宽6.om的节能型日光温室中,生菜1991年12月5日定植。1992年2月1日开始采收,净莱达1105kg,折合每666.7m2产2 154kg,产值约4 300元。事实证明t应用简易的系统设施,只要通过严格的管理,仍能获得较好的产出效果。 四、系统的改进 利用自行设计的简易DFT系统,在如此大面积的生菜**T栽培上虽获得了每666.7m‘4 300元的产出,但在该系统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以使系统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如:选择、配制更合适的营养液配方,研究适于根系生长的营养液温度范围和更好的营养液增氧措施,开发简单实用有效的营养液加温设备和营养液增氧装置等等。这也是农业部 “八五”重点课题“无土栽培”中的重点研究内容之一。DFT设施与栽培应用效果@蒋卫杰$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郑光华$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