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模式下春玉米养分吸收利用和土壤养分平衡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磊

作者: 张磊;王立春;孔丽丽;杨建;谢佳贵;侯云鹏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施肥模式;玉米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养分平衡

期刊名称: 土壤通报

ISSN: 0564-3945

年卷期: 2017 年 05 期

页码: 1169-117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通过三年定位试验,研究了吉林省春玉米主产区(公主岭和乾安)农民习惯与优化施肥模式对玉米产量、养分吸收利用、土壤养分变化及收支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公主岭和乾安优化施肥玉米产量较农民习惯施肥分别增产6.8%~9.2%和6.3%~12.9%,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公主岭和乾安优化施肥肥料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46.9%和26.4%、农学利用率分别提高45.9%和32.6%、偏生产力分别提高35.2%和22.5%,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优化施肥30~9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和0~4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均低于农民习惯施肥,0~4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高于农民习惯施肥。与试验起始时相比,农民习惯施肥30~9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与0~4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均有明显提高,0~3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和0~40 cm土壤速效钾含量下降。而优化施肥处理0~90 cm土壤无机氮含量,0~40 cm土壤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变化幅度较小。玉米收获期土壤氮、磷、钾养分表观平衡估算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和农民习惯施肥土壤氮、磷素均出现盈余,钾素亏缺。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公主岭和乾安优化施肥处理氮盈余量分别下降86.3%和93.3%,磷盈余量分别下降98.1%和92.1%,钾亏缺量分别下降16.5%和34.0%。综上所述,农民习惯施肥模式使土壤氮素和磷素大量残留,钾素亏缺,而优化施肥模式在提高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氮、磷的损失和钾的亏缺。

分类号: S158`S513

  • 相关文献

[1]基于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在东北玉米上的长期综合效应. 侯云鹏,孔丽丽,徐新朋,尹彩侠,张磊,赵胤凯,刘志全,王立春. 2021

[2]平衡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侯云鹏,陆晓平,赵世英,李前,尹彩侠. 2014

[3]优化施用钾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养分平衡的影响. 郑福丽,刘兆辉,张文君,江丽华,王梅,林海涛. 2009

[4]沼液化肥配施对旱地红壤花生养分吸收分配和产量的影响. 郑学博,樊剑波,崔键,徐磊,祝振球,何园球,周静. 2016

[5]氮、磷、钾肥配施对马铃薯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贾豪,郭恒,王舰. 2018

[6]棉花滴灌专用肥氮磷钾元素在土壤中的运移及其利用率. 尹飞虎,刘洪亮,谢宗铭,陈云. 2010

[7]不同施肥模式下玉米氮、磷、钾吸收利用特性研究. 侯云鹏,杨晓丹,杨建,孔丽丽,尹彩侠,秦裕波,于雷,谭国波,谢佳贵. 2017

[8]平衡施肥对春玉米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郭炜,于洪久,张楠,孙彬,柴永山. 2021

[9]复混缓释专用肥不同用量对玉米生长发育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杨虎德,王平生,杨霞,马彦,祁维红,冯丹妮. 2021

[10]复合肥施用方式对木薯幼苗生长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2019

[11]不同复合肥施用量对木薯幼苗生长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 2019

[12]不同栽培模式下东北春玉米产量与肥料效率的差异. 杨建,侯云鹏,刘志全,尹彩侠,孔丽丽,李前. 2020

[13]缓释肥侧位深施及用量对油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吕伟生,肖小军,肖国滨,黄天宝,肖富良,李亚贞,韩德鹏,郑伟. 2020

[14]基于养分专家系统的马铃薯推荐施肥效应. 梁俊梅,张君,安昊,景宇鹏,段玉. 2020

[15]施肥对半干旱区旱地全膜覆土穴播苦荞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方彦杰,张绪成,于显枫,侯慧芝,王红丽,马一凡. 2020

[16]双季稻产量和肥料效益对减量施肥下紫云英与稻草协同利用的响应. 周兴,鲁艳红,方宝华,刘洋,聂军. 2017

[17]施肥对棉花养分吸收、分配、利用和产量的影响. 哈丽哈什·依巴提,张炎,李青军,胡伟. 2018

[18]不同灌溉施肥模式对菠萝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马海洋,石伟琦,刘亚男,冼皑敏,王琚钢. 2016

[19]新疆小麦、玉米的产量和氮磷钾肥利用效率. 汤明尧,沈重阳,陈署晃,唐光木,李青军,闫翠侠,耿庆龙,傅国海. 2022

[20]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增产效应与肥料利用效率. 闫湘,金继运,梁鸣早.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