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的种间竞争取代研究综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文超

作者: 郭文超;贾尊尊;丁新华;叶晓琴;付开赟;吐尔逊·阿合买提;王小武;乔小燕;孙建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欧洲玉米螟;竞争取代;同域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24 年 61 卷 0S1 期

页码: 1-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综述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与欧洲玉米螟的研究历史、现状,分析亚洲玉米螟入侵取代本地欧洲玉米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文献资料,根据实地调研等数据,于室内建立亚洲玉米螟与欧洲玉米螟种群并测定毒力,分析亚洲玉米螟与欧洲玉米螟竞争取代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亚洲玉米螟对高温适应性、寄主范围的广度明显高于欧洲玉米螟;同域亚洲玉米螟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欧洲玉米螟,亚洲玉米螟的生殖力明显高于欧洲玉米螟。【结论】取代是种间竞争最为极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新疆亚洲玉米螟已取代欧洲玉米螟,且大部分地区成为为害玉米作物的主要优势种,并区域性暴发,亚洲玉米螟的生殖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均高于欧洲玉米螟。气候变暖、极端高温天数的延长、玉米种植面积增大、机械化程度提高等因素是加速亚洲玉米螟取代欧洲玉米螟的主要因素。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新疆同域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对温度的适应性差异. 丁新华,贾尊尊,王小武,付开赟,汪洋洲,阿尔孜姑丽·肉孜,吐尔逊·阿合买提,刘小侠,郭文超. 2023

[2]玉米螟赤眼蜂防治欧洲玉米螟可能性研究. 周大荣,S.A.Hassan. 1995

[3]浅黄恩蚜小蜂与丽蚜小蜂的种间竞争及其对粉虱控制作用的影响. 戴鹏,吕兵,臧连生,杜文梅,万方浩. 2013

[4]温度和寄主植物对B/Q隐种烟粉虱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联合影响. 易胜,焦晓国,谢文,周小毛,王少丽. 2014

[5]田间系统调查表明山东省农区烟粉虱优势种为Q隐种. 李洪冉,刘馨,刘小龙,李长友,沈长朋,陶云荔,褚栋. 2015

[6]世界性重要害虫B型烟粉虱的入侵机制. 褚栋,张友军,丛斌,徐宝云,吴青君. 2004

[7]白鲜皮对亚洲玉米螟杀虫活性初探. 杜茜,徐文静,朱琳,汪洋洲,鲁新. 2008

[8]气候变化对沈阳地区亚洲玉米螟发生世代的影响. 张柱亭,类成平,孙嵬,张统书,董辉. 2014

[9]玉米抗螟性离体鉴定的一种方法. 邱道寿,胡建广,刘建华,方志伟,李余良. 2008

[10]2种生物农药对亚洲玉米螟的杀虫活性. 董易之,陆恒,陈炳旭,郑锦荣. 2010

[11]亚洲玉米螟性信息素合成方法和应用进展. 李金涛,王滢秀,张作山,刘钦胜,李旭坤,王霞,江忠萍. 2019

[12]广州地区亚洲玉米螟的滞育与抗寒力的季节动态. 何康来,王振营,张宝鑫,黄少华. 2007

[13]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快速选育对亚洲玉米螟高毒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突变株. 廖先清,周荣华,刘芳,张志刚,饶犇,陈伟,王开梅. 2018

[14]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复合性状玉米‘双抗12-5’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及对草甘膦的耐受性研究. 王江,武奉慈,刘新颖,冯树丹,宋新元. 2016

[15]亚洲玉米螟越冬幼虫化性与复苏后发育历期的关系. 周大荣,李建平. 1998

[16]转基因抗虫棉对亚洲玉米螟抗性的时空动态研究. 黄东林,史晓利,邹敏,王凤,张金华,柏立新. 2007

[17]我国棉田玉米螟研究概况. 韩娟,陈小波,葛红,刘立春,顾国华. 2003

[18]转基因玉米SW12-859的抗螟性及农艺性状评价. 康领生,姜志磊,刘洋,王玉民,徐惠风. 2017

[19]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快速选育对亚洲玉米螟高毒的苏云金芽孢杆菌突变株. 廖先清,周荣华,刘芳,张志刚,饶犇,陈伟,王开梅. 2018

[20]亚洲玉米螟化性遗传规律研究. 黄艳玲,袁海滨,李启云,高月波,张正坤,王振营.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