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对不同类型玉米蛋白质及其组分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智猛

作者: 张智猛;戴良香;胡昌浩;董树亭;王空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氮素;玉米;蛋白质组分;酶活性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05 年 11 卷 03 期

页码: 320-32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普通玉米"掖单22"和高油含量玉米"高油115"为材料,测定了不同供氮水平下子粒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以及叶片和子粒中硝酸还原酶(NRase)、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脱氢酶(GDH)活性的品种差异。结果表明,玉米子粒蛋白质及其组分含量,均为高油115显著高于掖单22,其中醇溶蛋白和白蛋白含量增幅明显,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不同供氮条件下,两种类型玉米叶片中NRase、GS活性和子粒中GS、GDH活性的动态变化一致,NRase活性自灌浆初期至成熟期一直下降,GS、GDH活性呈单峰曲线,在授粉后20~30d达到高峰;增施氮肥有利于酶的活性维持较高水平。掖单22叶片中NRase活性高于高油115;叶片GS和子粒GDH活性显著低于高油115,这可能是其蛋白质含量较低的生理原因之一。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降雨量和氮素对黑土区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赵京考,卢静,谷思玉,龚振平,温延臣. 2011

[2]日光温室黄瓜叶片功能性状对施氮量的响应. 蔡树美,诸海焘,徐四新,张德闪,杨业凤,付子轼. 2019

[3]有机肥C/N优化下氮肥运筹对烟株根际无机氮和酶活性的影响. 丁效东,闫慧峰,张士荣,陈伟贤,郭俊杰,魏彬,王军. 2016

[4]冻融循环对典型地带土壤速效氮磷及酶活性的影响. 王风,朱岩,陈思,张克强,白鸿玲,姚虎. 2013

[5]对部分高蛋白高油玉米种质的深入评价. 刘世民,贺微仙,薛淑敏,李燕. 1996

[6]玉米胚乳突变基因与互作对籽粒成分的影响——Ⅰ.对粒重、蛋白质含量及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李学渊,刘纪麟. 1993

[7]夏玉米不同粒位蛋白质组分氮素效应及与子粒脱水的关系研究. 乔江方,朱卫红,谷利敏,代书桃,张美微,黄璐,王俊哲,郭国俊,刘京宝. 2017

[8]氮素对不同类型玉米籽粒氨基酸、蛋白质含量及其组分变化的影响. 张智猛,戴良香,胡昌浩,董树亭,王空军. 2005

[9]玉米蛋白质组分电泳特性的比较研究. 苏萍,戴常军,任红波,高春霞. 2002

[10]氮素对玉米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于雷,邱菊,赵丽影,刘淑华,张善彬,杨洪亮,李文,张磊,曹铁华. 2011

[11]新老玉米品种花粒期干物质及氮素积累转运机制的差异分析. 张中东,郭正宇,宫帅,陈永欣. 2017

[12]氮响应转录因子Zm NLP5影响玉米根系生长的功能研究. 葛敏,王元琮,宁丽华,胡梦梅,石习,赵涵. 2021

[13]玉米∥花生体系氮素营养研究进展. 张毅,张佳蕾,郭峰,李新国,万书波. 2019

[14]氮素用量对玉米苗期生长及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迎波,王莉,单曙光,白由路,王贺,王磊,王秀利,程宪国. 2010

[15]粒重对氮素的响应及其与子粒灌浆参数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刘霞,王庆成,刘开昌,李宗新,张慧. 2010

[16]氮素供应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常程,刘晶,徐亮,张书萍,王金艳. 2017

[17]中国不同年代玉米根系形态生理功能特性的演化. 肖万欣,王延波,赵海岩,叶雨盛,王大为,张洋. 2022

[18]不同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对玉米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张书萍,赵海岩,肖万欣,刘晶,张洋. 2024

[19]水氮胁迫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和运移的影响. 张丽华,赵洪祥,闫伟平,谭国波,边少锋. 2015

[20]氮素运筹对玉米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李青军,张炎,胡伟,孟凤轩,冯广平,胡国智,刘新兰.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