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开发与性能测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熊本海

作者: 熊本海;蒋林树;杨亮;潘晓花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饲喂;控制系统;模型;种猪;性能测定;数据采集;电子识别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7 年 09 期

页码: 174-179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开展种猪生产性能的智能化、自动化测定及开展种猪采食行为学研究,该研究设计了一种集自动识别、体质量感知、采食行为数据自动采集、数据分析与处理于一体的种猪生产性能智能测定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猪只耳标识别模块、精准下料控制模块、料槽及猪只个体称质量模块、现场数据通讯模块及远程中央控制模块组成。系统机械部分主要包括饲喂站的竖直侧墙、称质量平台、活动挡板、下料机构、料仓、控制盒、出料口开关及耳标识读器等组成。电路控制系统包括微处理器(LPC1766,内核为ARM Cortex-M3内核的微控制器)、RS232读卡器接口、数据存储芯片(预设存储256 KB数据)、看门狗电路、称质量电路、外围驱动电路、JTAG接口电路及稳压电源电路。系统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测量精度如下:饲喂下料没有范围限制,取决于喂料仓的储料状态,单次下料量及动态误差为93±2g;猪只体质量秤量程为0~200 kg,计量精度为10 g,称量动态误差占猪只体质量的0.5%以下,符合测定需求;2)对40头种公猪后裔的生长肥育猪饲喂测试结果表明,在25~60 kg体质量范围内,自由采食日均次数10~12次,日均采食时间78min,测试期间料肉比(FCR)为2.33:1,且生长规律符合Gompertz曲线,通过该模型预测的日增质量下降的拐点发生111~117d之间,对应的拐点体质量在63~64 kg范围内。上述实际观察及预测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测定对象的生产性能,开发的软件及硬件系统达到了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的要求;3)系统下料控制部分,首次采用雨刷电机取代早期采用的步进电机,不仅成本下降,尤其结合圆柱式刮板下料机构,降低了单次下料量,改善了下料的精度;4)系统核心芯片采用进口器件,电路设计采用多重冗余和保护电路,软件的编写采用了多重功能验证,并通过长期可靠性测试;软件和硬件的冗余设计,提高了控制系统的可靠性,消除来自电源、电机、电磁波干扰,该测定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测定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系统可长期保存或升迁,便于数据量的积累和开展种猪选育的大数据挖掘分析。

分类号: S828

  • 相关文献

[1]哺乳母猪自动饲喂机电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及试验. 熊本海,杨亮,曹沛,潘晓花,王明利. 2014

[2]虚拟植物研究进展. 胡林,周国民,丘耘,樊景超,王剑. 2008

[3]丹麦长白猪生产性能观察测定. 周泽君,薛永丰,韩胜利,谭先俭,王庭良. 1988

[4]6个品种猪Cstb基因的PCR―RELP分析. 何鑫淼,王文涛,刘娣. 2007

[5]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与推广. 李峰,王盛男. 2014

[6]种猪育种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田明,冯艳忠,王文涛,张海峰,陈赫书,何海娟,刘娣,何鑫淼. 2020

[7]丹系长白种猪"二胎综合征"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初报. 崔茂盛,李千军,张丰霞,江慧青,兰可心,郑璐璐,王敏,孙红梅,马墉. 2022

[8]种猪引种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唐艳强. 2007

[9]关于我国种猪中心测定方面的几个误解. 周学利,王重龙. 2013

[10]种猪测定中期的初步选择试验. 蔡更元,彭国良,李剑豪,刘敬顺,王祖昆. 2000

[11]中国生猪相关产品贸易现状、成因分析及对策. 陈来华,李娟,王亚辉. 2021

[12]RFID电子射频耳标在种猪场的对比试验. 白红武,白云峰,胡肄农,陆昌华,王冉,赵国华,冯国兴,薛渊,崔娥,吕海云. 2010

[13]松辽黑猪母系新品种选育. 张树敏,宋金彩,陈群,张云影,李润藩,庄玉珠,刘振风. 1997

[14]规模化猪场夏季的生产管理. 郭万正. 2004

[15]野猪与北京黑猪杂交试验. 何鑫淼,王文涛,吴赛辉,彭福刚,汪博,刘娣. 2011

[16]银王鸽0和1世代种用生产性能的比较分析. 葛洪伟,施寿荣,何胜,张倩雲,钟磊,王晔洋. 2019

[17]广东地区藏猪繁殖、屠宰和肉质性状调查分析. 王塑天,潘婕,胡斌,李宝红,杜宗亮,吴珍芳,李剑豪,孟繁明. 2020

[18]湖北白猪优质配套系商品猪性能测定报告. 孙华,宋忠旭,彭先文,董斌科,雷彬,李明波,梅书棋. 2015

[19]中国瘦肉型猪专门化新品系(SⅡ系)选育研究. 梅书棋,徐子清,李国豪,周平华,杨前平. 2002

[20]优质肉猪配套系专门化母系ZML选育研究. 武英,郭建凤,张印,王成立,呼红梅,王继英,魏述东,曹洪防,徐云华.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