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相同食物当量玉米与紫花苜蓿生产环境影响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胥刚

作者: 胥刚;王进贤;林慧龙;任继周;陈磊;崔霞

作者机构: 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民勤县三雷镇人民政府;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命周期评价;玉米;苜蓿;食物当量;草地农业系统;农业结构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17 年 26 卷 03 期

页码: 33-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种植业结构调整对于我国环境的影响,本研究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计算了甘肃省民勤县农户水平2014与2015年从农资生产到农户入仓范围生产1kg玉米籽粒及1kg紫花苜蓿鲜草的环境影响,并使用基于蛋白质和热量的计量单位——食物当量(FEU),比较分析了1个FEU玉米籽粒和紫花苜蓿生产的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差异。结果表明,生产1kg玉米籽粒和1kg紫花苜蓿鲜草全生命周期的一次性能源消耗(PED)分别为9.35和1.22 MJ,水资源消耗(WU)分别为889.33和144.37kg,矿物和化石资源消耗(DAR)分别为0.13和0.02kg antimony-eq,气候变化潜值(GWP)分别为1.21和0.10kg CO_2-eq,可吸入无机物(RI)分别为4.23×10~(-3)和1.88×10~(-4) kg PM2.5-eq,光化学臭氧合成(POFP)分别为2.41×10~(-3)和1.71×10~(-4) kg NMVOC-eq,环境酸化潜值(AP)分别为8.55×10~(-3)和8.03×10~(-4) kg SO_2-eq,淡水富营养化(FEP)分别为1.20和0.09kg P-eq,生态毒性(ecotoxicity)分别为1.26×10~(-2)和1.49×10~(-3) CTU。1个FEU紫花苜蓿生产的PED、WU、DAR、GWP、RI、POFP、AP、FEP和ecotoxicity则分别为玉米籽粒的20.50%、25.43%、21.08%、12.99%、6.98%、11.15%、14.76%、12.31%和18.58%。因而考虑到苜蓿的食物-经济比较优势,目前应给予其不少于粮食作物的种植补贴。并且如果将我国的部分玉米种植改为苜蓿种植,则是最便捷、经济的既能满足我国食物结构需求,又能减少农业生产的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措施。本研究同时也为在我国深入开展粮改饲提供了一定的立论基础。

分类号: S513`S541.9

  • 相关文献

[1]辽西地区两种玉米生产方式的生命周期评价——以辽宁省建平县为例. 张丽丽,刘鸣达. 2011

[2]食物安全的草地农业创新模式刍议. 唐羽彤,林慧龙. 2012

[3]传统牧区草地农业替代战略—基于6大牧区的研究. 李蕊超,金藏玉,林慧龙. 2014

[4]退耕还草对中国食物安全的影响——以甘肃省为例. 李蕊超,林慧龙. 2014

[5]基于空间自相关性探究我国各省食物需求时空差异. 刘益凡,李蕊超,林慧龙. 2016

[6]基于食物当量的中国居民食物消费变化. 高晶,唐增. 2018

[7]黄土高原多次刈割提高长叶车前的产草量和营养品质. 姜玮琦,杨天辉,侯扶江. 2021

[8]几个专业词汇的界定、浅析及其相关说明. 任继周. 2015

[9]发展草地农业 确保中国食物安全. 任继周,林惠龙,侯向阳. 2007

[10]改变传统粮食观,试行食物当量. 任继周,侯扶江. 1999

[11]2019年1—10月国内饲料市场形势分析及2020年走势预测. 陶莎. 2020

[12]苜蓿、玉米根系提水作用测定的影响因素——植物根系提水作用机理研究I. 李唯,胡自治,杨德龙,倪郁,李尚忠. 2008

[13]苜蓿与玉米混贮质量研究. 王林,孙启忠,张慧杰. 2011

[14]混贮比例对苜蓿与玉米混贮的影响. 王林,孙启忠. 2010

[15]苜蓿、玉米根系提水作用与耐旱性的关系——植物根系提水作用机理研究Ⅱ. 李唯,胡自治,倪郁,李尚忠,倪胜利. 2007

[16]苜蓿、绿豆与玉米间作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张佳宁,杜君,郭孝. 2022

[17]基于草地农业系统的河西景观规划初探. 侯扶江,巩建峰. 2000

[18]草地农业系统概论. 王欣国,刘照辉. 2010

[19]建立草地农业系统是整治草原沙漠化的战略措施. 王莘夫. 1989

[20]河西走廊盐渍化地区建立草地农业系统的初步分析. 阎顺国,朱兴运,郭树林,柴来智,张和平,马守伦.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