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广适性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吕川根

作者: 吕川根;李霞;宗寿余;邹江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广适性;农艺性状;育种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19 年 003 期

页码: 191-20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水稻广适性的内涵目前尚不明确,其筛选指标和鉴定方法也未见详细报道.两系法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已在南方稻区广范围、大面积种植近二十年,是2002年以来种植面积遥居首位的杂交稻.在总结和分析与其广适性密切相关农艺特性的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杂交水稻广适性的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生态适应性广,即适宜生长的地域特别是纬度范围较大,这需要品种感光性不强,并且对不同生态稻区主要病害有一定的抗性或耐性,另外还要求在不同生态稻区生长的株高、叶角等植株形态和稻米品质等重要性状(变幅)能符合当地农业生态和农业经济的要求;二是环境适应性好,即对各生态区的环境因子(光照强度、温度和土壤水分、主要养分、盐度、pH)及其变化都能较好适应,对强弱光、高低温、水分胁迫、酸碱盐土等主要逆境有一定的耐受力,因播期、密度和肥料管理带来环境差异而造成的影响也不大.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高产的光合特性及其生理基础. 吕川根,李霞,陈国祥. 2017

[2]超级稻两优培九的农艺性状研究. 罗世友,陈大洲,肖叶青,盛国清,胡兰香,熊焕金,刘初生. 2010

[3]亚种间超级杂交稻研究概述. 邓应德,肖层林,张海清,张维亮. 2009

[4]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剑叶叶鞘的光合功能. 萧浪涛,罗孝和,李合松,吴成春,康朵兰,史齐. 2007

[5]超级杂交稻先锋组合两优培九的示范与推广概述. . 2005

[6]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的营养特性研究. . 2005

[7]超级稻:水稻单产第三次突破的希望. 程式华. 2002

[8]水稻均衡增产的育种策略. 邢俊杰,张武汉,舒服,邓华凤. 2013

[9]两系法杂交稻两优培九育种的理论与实践. 吕川根,邹江石. 2016

[10]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 2018

[11]超级杂交稻研究进展. 邓启云,袁定阳,齐绍武. 2016

[12]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超级杂交稻苗头组合品比试验中的应用. 熊绪让. 2006

[13]超级杂交稻国稻1号农艺性状研究. 皮勇华,陈大洲,盛国清,肖叶青,贺芳,俞美娇. 2007

[14]垂穗披碱草落粒性评价及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赵永强,张俊超,赵旭红,张宗瑜,张建全,王彦荣,谢文刚. 2017

[15]从合系品种(系)的特性看云南粳稻的发展趋势. 肖卿,周家武,廖新华,王建军,张建华,杨晓洪,徐转. 1998

[16]源于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42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杨武云,胡晓蓉,余毅,邹裕春,李青茂. 2004

[17]不结球白菜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赖佳,黄玲,韦树谷,代顺冬,张骞方,李琼英,刘佳,叶鹏盛. 2019

[18]合肥地区多棱饲料大麦品种产量结构和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王瑞,季昌好. 1999

[19]梯棱羊肚菌杂交子代单孢菌株在新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宋彩云,刘萍,李仔密,马渊浩,柴红梅,赵永昌. 2024

[20]甲基磺酸乙酯处理对豇豆种子活力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瑜琨,杨净,蔺国仓,任向荣,回经涛,唐勇.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