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二代区亚洲玉米螟危害趋势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淑香

作者: 周淑香;鲁新;李丽娟;张国红;丁岩;常雪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发生趋势;二代玉米螟区

期刊名称: 应用昆虫学报

ISSN: 2095-1353

年卷期: 2014 年 03 期

页码: 60-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明确吉林省二代区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ee)发生趋势,为亚洲玉米螟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2—2013年采用田间调查的方法对吉林省二代区亚洲玉米螟的田间落卵量及为害趋势进行研究,同时分析田间落卵和为害情况的关系。【结果】亚洲玉米螟1代卵始见期在6月14日左右,高峰期在6月25日左右,末期在7月15日左右;2代卵始见期在7月25日左右,高峰期在8月15日左右,末期在9月1日左右。1代落卵量呈整体下降趋势,2代落卵量呈整体增加趋势,两代之间微弱相关(r=-0.058,P=0.857)。百株虫孔数呈整体下降趋势,虫量和被害株率在年度间呈不规则波动,整体发生趋势12年间未发生明显变化。通过对亚洲玉米螟卵量和玉米受害情况进行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亚洲玉米螟为害是两代共同作用的结果,1代落卵量对越冬虫量影响很小,秋季剖杆时玉米螟的越冬虫量主要由2代落卵量决定,但1代落卵量对秋季剖杆百株虫孔数和被害株率的贡献大于2代。【结论】1代玉米螟发生重,秋季收获时虫孔数较多;2代玉米螟发生重,秋季收获时虫量较大;玉米螟秋季剖杆百株虫孔数整体下降,但被害株率没有发生显著变化,说明2代玉米螟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稻飞虱近年发生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胡国文. 1996

[2]利用微机诊断技术预测葡萄白粉病的发生趋势. 朱晓华,马俊义,仝莉,梅岩,周海军,范咏梅. 2005

[3]辽宁葡萄霜霉病流行动态及防控对策. 于舒怡,王辉,刘丽,关天舒,李柏宏,刘长远. 2018

[4]气候变暖对麦蚜为害研究进展. 李楠,杨丽萍,朱晋云. 2018

[5]2019年新疆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匡猛,匡猛. 2019

[6]水稻病虫害田间发生情况监测与发展趋势分析. 梁巧丽,蒋耀智,陈文德,张富顺,梁玮琪,黄庆,钟振芳. 2021

[7]浙江省鲜食甜、糯玉米主要病虫害及综合防治. 韩海亮,谭禾平,赵福成,包斐,王桂跃. 2016

[8]大旱面前不能忽视小麦病虫害的防控工作. 程登发. 2009

[9]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病虫害发生趋势与原因分析. 王振营,何康来. 2005

[10]2007年吉林省玉米主要病害调查及其发生趋势预测. 苏前富,张伟,宋淑云,晋齐鸣,李红,张欣芳,隋晶. 2008

[11]哈密瓜果斑病菌血清学快速检测. 赵廷昌,孙福在,王建荣. 2004

[12]我国植物线虫病害发生趋势及控制对策. . 2002

[13]我国草地螟发生趋势与防控策略. 张蕾,江幸福. 2022

[14]玉米主要病害发生趋势及防治对策. 李宝英. 2004

[15]棉花盲蝽的发生趋势与防控对策. 吴孔明,姜玉英,夏冰. 2010

[16]浅析我国地下害虫的发生与防治现状. 李克斌,尹姣. 2005

[17]侵染我国主要蔬菜作物的病毒种类、分布与发生趋势. 李凡,李月月,张松柏,高希武,谢艳,燕飞,张安盛,戴良英,程兆榜,丁铭,牛颜冰,王升吉,车海彦,江彤,史晓斌,何自福,吴云锋,张德咏,青玲,严婉荣,杨学辉,汤亚飞,郑红英,唐前君,章松柏,章东方,蔡丽,陶小荣. 2019

[18]警惕2018年新疆棉花伏蚜爆发成灾. 热依汗古丽·阿布都热合曼,魏新政,于海霞,匡猛. 2018

[19]利用4种因子预测小地老虎的发生趋势. 杨俊德,李唐,王晋瑜,赵书文,张烨. 2015

[20]青海省双孢菇病虫害发生趋势及防治方法. 高淑敏.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