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细菌性果斑病菌现场快速双模荧光RPA检测方法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晨薇

作者: 王晨薇;汪小福;魏巍;陈笑芸;沈洁;徐俊锋;蔡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实时荧光监测RPA;终端荧光可视化检测RPA;可视化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22 年 34 卷 007 期

页码: 1519-15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bacrerial fruit of blotch,BFB)是中国检疫性病害,其传播非常迅猛,且目前没有商品化抗病品种.为建立西瓜果斑病菌现场快速荧光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检测方法,针对细菌性果斑病菌特异性序列设计并筛选出了RPA最佳的引物和探针组合,利用两种模式[实时荧光监测RPA(real time RPA,RT-RPA)和终端荧光可视化检测RPA(end point RPA,EP-RPA)]对RPA的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建立的细菌性果斑病菌双模荧光RPA检测方法特异性强,且其对病原物的检测灵敏度与qRT-PCR的灵敏度相当.在实际样品检测中,RT-RPA、EP-RPA和RT-PCR的检测结果一致性为100%.在检测时间上,EP-RPA的检测时间为20 min,RT-RPA平均检测时间约为5 min,qRT-PCR的平均检测时间约为44 min;RPA的检测速度最快,而且不依赖大型的仪器,方便快捷,适用于现场检测.该恒温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为植物病害的现场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

分类号: S41

  • 相关文献

[1]我国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研究新进展. 季苇芹,叶云峰,张爱萍,杨玉文,关巍,赵廷昌. 2022

[2]瓜类及蔬菜等植物病原细菌抗铜机制研究进展. 杨玉文,孙柏欣,王铁霖,赵廷昌,胡俊. 2014

[3]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国外研究新进展. 费诺亚,陈华民,杨玉文,关巍,刘宝玉,赵廷昌. 2022

[4]一种复配型种子处理剂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治效果研究. 宋顺华,吴萍,宫国义,耿丽华,孟淑春. 2016

[5]要素模型可视化中的设计模式研究. 刘碧龙,赵春江,吴华瑞,相志洪,高红元. 2005

[6]基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果园景观可视化方法——以贵州关岭火龙果标准示范园为例. 舒田,童倩倩,孙长青,赵泽英,彭志良,崔亮. 2013

[7]隐式曲面在三维植物建模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温维亮,郭新宇,陆声链,赵春江. 2010

[8]黄瓜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周淑秋,郭新宇,雷蕾. 2007

[9]国际视野下胡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党占海,赵蓉英,王敏,党照. 2010

[10]基于外观设计专利的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 刘勤,郑砚砚,檀律科,黄旭,唐耘,王叶萌. 2016

[11]玉米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周淑秋,郭新宇,邓旭阳. 2007

[12]植物茎秆可视化研究. 乔桂新,温维亮,郭新宇,魏学礼,赵国辉,王剑. 2011

[13]空间信息要素模型可视化的设计模式与应用. 刘碧龙,赵春江,吴华瑞. 2004

[14]基于粒子系统的土壤可视化仿真研究. 王功明,郭新宇,赵春江,王纪华. 2008

[15]基于GPU的虚拟植物生长的双尺度自动机模型实现方法. 董莹莹,赵星,王纪华. 2011

[16]基于QT4的SQLite可视化管理工具的研究与开发. 穆红显,杨林楠,武尔维. 2012

[17]等高线的光滑内插重构三维物体. 郑文刚,赵春江,王纪华. 2004

[18]幼苗期油菜几何造型研究(英文). 赵丽丽,温维亮,彭亚宇,郭新宇,陆声链,杜建军. 2011

[19]密闭空间药雾质量浓度分布试验. 邱白晶,李成泉,汤伯敏,张振磊. 2010

[20]水稻叶片形态日变化过程可视化模拟研究. 杨红云,孙爱珍,何火娇,艾施荣.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