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筋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龙辐麦194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淑萍
作者: 杨淑萍;刘文林;孙岩;张宏纪;唐婧泉;李禹尧;王翔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诱变育种;龙辐麦194;高产抗病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6 期
页码: 143,145
摘要: 龙辐麦19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小麦辐射与生物技术团队利用核辐射诱变垦红17/龙辐06K508杂交组合F1种子,后代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22年6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审定编号:黑审麦20220004。该品种具有中筋、高产、抗病和广适应性等特点,适宜在黑龙江省春麦区推广种植。详细介绍了龙辐麦194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要点,为其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低能离子束注入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探析. 郭明明,樊继伟,陈凤,赵雪君,李强,孙中伟,王康君,张广旭,浦汉春,代丹丹. 2018
[2]小麦N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的应用研究. 李强,任立凯,陈凤,孙中伟,王康君,郭明明. 2016
[3]低能离子束注入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探析. 郭明明,樊继伟,陈凤,赵雪君,李强,孙中伟,王康君,张广旭,浦汉春,代丹丹. 2018
[4]中强筋小麦新品种龙辐09358. 张宏纪,刘文林,孙岩,刘东军,杨淑萍. 2019
[5]春小麦新品种龙辐12-876. 刘东军,张宏纪,孙岩,刘文林,杨淑萍,苗丽丽. 2019
[6]小麦新品种龙辐麦23及栽培技术. 刘文林,张宏纪,孙岩,刘东军,杨淑萍. 2019
[7]小麦空间环境与~(60)Co-γ辐射诱变效应的比较研究. 郭元林,尹春蓉,宣朴. 2010
[8]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及生物效应的研究 I、对出苗及苗期性状的影响. 杨赞林,甘斌杰,金陵,张少华,沈正兴,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 1990
[9]离子注入对小麦生长发育的效应. 杨赞林,甘斌杰,金陵,张少华,沈正兴,余增亮,何建军,邓建国. 1991
[10]离子注入小麦诱变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杨赞林,甘斌杰,余增亮. 2002
[11]小麦新品种龙辐麦22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刘东军,张宏纪,孙岩,刘文林,杨淑萍. 2018
[12]不同能量重离子注入农作物的诱变效应. 刘志芳,邵俊明,唐掌雄,施巾帼,李文建,颉红梅,卫增泉,李桂英. 2006
[13]小麦搭载卫星进行诱变育种研究初报. 林作楫,雷振生,揭声慧,章家长,吴政卿,杨会民. 2000
[14]高能混合粒子场处理小麦并储藏的辐照效应分析. 张洁,郭元林,尹春蓉,宣朴. 2016
[15]山东省小麦诱变育种. 李新华,邱登林,孙桂芝,徐相波. 2006
[16]优质高产抗病玉米新品种京科25. 王伟. 2005
[17]香软、优质、高产、抗病籼稻新品种“云香优208”的选育. 徐学珍,吴世装,罗军,郭继存,郭玉蓉. 2013
[18]花育系列花生品种引种试验研究. 苏君伟,王海新,颜景波,李光胤,王慧新,吴占鹏,李楠,蔡立夫. 2014
[19]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皖油16号的选育. 孙永玲,郭高,李强生,肖桂萍. 2001
[20]高产抗病大豆品种嫩丰20的育成与应用. 王淑荣,袁明,韩冬伟,王芳,李晓明,于运凯,王守义.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绵羊多羔主效基因FecB研究、检测及应用
作者:贺小云;狄冉;王翔宇;储明星
关键词:绵羊;产羔数;FecB基因;检测技术;应用
-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结构变化分析
作者:闫文义;王大庆;董风雪;王翠玲;李禹尧;段新宇
关键词:
-
2010-2023年黑龙江省农产品进出口额变化
作者:李禹尧;闫文义
关键词:
-
黑龙江省粮食产量提升路径分析与建议
作者:李禹尧;闫文义
关键词:
-
玉米与豆科作物间套作体系氮素吸收效应研究进展
作者:孙岩;乔月彤;赵强;胡延峰;朱英华;赵培国;宋立成;夏海勇
关键词:玉米;豆科作物;间套作;氮素利用效率;根际生命共同体
-
东北春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31的分子检测及其抗性分析
作者:唐婧泉;刘文林;孙岩;杨淑萍;李禹尧;孙丹;王翔宇;张宏纪
关键词:小麦;Sr31基因;分子标记;1BL/1RS易位系;田间抗病性
-
优质食用大麦青稞新品种-龙稞2号
作者:孙丹;刁艳玲;尚佳薇;刘广阳;王秀君;王月超;刁鹤楠;于洋;王翔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