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茅割手密复合体(GXAS07-6-1)及其与甘蔗F_1的GISH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罗霆

作者: 罗霆;林秀琴;张保青;周珊;杨翠芳;雷敬超;高轶静;段维兴;张革民;李杨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斑茅;割手密;染色体;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核型

期刊名称: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ISSN: 1672-1810

年卷期: 2017 年 18 卷 03 期

页码: 461-46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斑茅割手密复合体(GXAS07-6-1)是广西蔗茅属斑茅和广西甘蔗属割手密的属间杂种,聚集了双亲的优点。本研究利用基于Alu-like的PCR鉴定方法对GXAS07-6-1及甘蔗与GXAS07-6-1的3份F_1材料进行真实性鉴定,基于基因组原位杂交技术(GISH)对父本GXAS07-6-1及其3份F_1染色体组成及核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3份F_1材料为GXAS07-6-1的真杂种;父本GXAS07-6-1的染色体众数为62条,其中30条来自蔗茅属斑茅,32条来自甘蔗属割手密,核型分类属于1B,其染色体按"n+n"方式传递;GXASF_108-2-17、GXASF_108-2-22、GXASF_108-2-32的染色体数目为78~80条,其中69~71条来自甘蔗属,9~11条来自蔗茅属斑茅,3份F_1的核型分类分别属于2B、1B、1B,染色体传递方式均为"n+n"。父本GXAS07-6-1及3份F_1材料中均未发现有染色体的交换或易位现象。甘蔗与斑割复合体杂交,蔗茅属斑茅染色体在亲子间传递过程存在丢失现象。

分类号: S566.1

  • 相关文献

[1]甘蔗属割手密(Saccharum Spontaneum),近缘属斑茅(Sclerostachya)及河八王(Narenga)的染色体数目研究. 文建成,蔡青,范源洪,张明,陈辉. 2001

[2]斑割复合体及其杂交后代的生物量及根系性状. 周珊,杨翠芳,黄玉新,周会,罗霆,段维兴,邓宇驰,李杨瑞. 2016

[3]斑割复合体BC_1材料性状的遗传变异与相关分析. 张保青,周珊,杨翠芳,高轶静,段维兴,李杨瑞,张革民. 2018

[4]甘蔗、斑茅及割手密Ⅲ型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及比较分析. 胡小文,姚艳丽,邢淑莲,徐磊,刘洋. 2015

[5]水分胁迫对甘蔗、割手密和斑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姚艳丽,邢淑莲,徐磊,胡小文,刘洋. 2013

[6]低温胁迫等对割手密和斑茅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丁灿,杨清辉,李富生,林位夫. 2005

[7]海南甘蔗野生种资源的收集与遗传多样性初析. 刘洋,刘新龙,苏火生,刘洪博,姚艳丽,苏俊波. 2013

[8]斑茅割手密杂种后代真实性鉴定及遗传分析. 方锋学,高轶静,张荣华,宋焕忠,杨荣仲,方位宽,段维兴,罗霆,张革民,李杨瑞. 2012

[9]低温胁迫对割手密和斑茅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Ⅱ). 丁灿,杨清辉,李富生,林位夫. 2006

[10]割手密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张静,赵丽萍,胡鑫,姚丽,昝逢刚,覃伟,刘家勇. 2022

[11]星突江鲽染色体核型分析. 李迪,陈四清,刘志鸿,谭杰,庄志猛,张秀梅,刘长琳,常青. 2009

[12]睫毛萼凤仙花核型研究. 张朝君,郑思乡. 2011

[13]芝麻染色体核型及似近系数分析. 张海洋,苗红梅,李春,魏利斌,马琴. 2012

[14]川西北高原12个垂穗披碱草居群的核型研究. 张建波,白史且,张新全,马啸,鄢家俊. 2008

[15]DF-1细胞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 于漾,毕志香,揭鸿英,朱亚露,褚轩,郑其升,何家惠,侯继波. 2014

[16]二乔刺槐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有丝分裂过程观察. 黄建全,朱延林,张娜. 2009

[17]红白锦鲤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梁拥军,孙向军,李文通,王文斌,张欣,杨璞. 2010

[18]川芎染色体制作及核型研究. 徐文俊,何俊蓉,田彤. 2004

[19]七带石斑鱼染色体核型研究. 钟声平,陈超,王军,刘志鸿,柳淑芳,朱玲,庄志猛. 2010

[20]5种水仙属植物的核型分析. 刘洋,李全超,肖瑶宇,李琳,何炎森,陈晓静.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