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时高压二氧化碳对双孢蘑菇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静

作者: 李静;李顺峰;田广瑞;王安建;刘丽娜;魏书信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孢蘑菇;短时高压二氧化碳处理;褐变;活性氧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16 年 37 卷 14 期

页码: 308-312+31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讨短时高压二氧化碳处理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褐变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采用优化好的0.3 MPa二氧化碳短时处理双孢蘑菇,然后于4℃条件下贮藏8 d,测定双孢蘑菇褐变度、细胞膜透性、O_2~-·生成速率、MDA、抗氧化物质和H_2O_2的含量以及自由基清除酶活性等指标。结果表明,短时高压二氧化碳处理对双孢蘑菇的短期保鲜效果并不理想。与对照相比,在4 d贮藏期内,0.3 MPa二氧化碳短时处理提高了双孢蘑菇的褐变度、相对电导率、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含量,促进了O_2~-·、H_2O_2等活性氧物质的积累,同时降低了CAT和SOD活性。然而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逐渐显现出短时高压二氧化碳处理对双孢蘑菇的保鲜效果。在贮藏后期,0.3 MPa二氧化碳短时处理抑制了双孢蘑菇的褐变,降低了相对电导率和MDA、O_2~-·、H_2O_2等的含量,提高了CAT和SOD的活性。此外,0.3 MPa二氧化碳短时能够减少双孢蘑菇体内总酚和抗坏血酸的损失,进而抑制双孢蘑菇的褐变。

分类号: TS219

  • 相关文献

[1]GABA处理对双孢蘑菇活性氧代谢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李静,李霞,陈翠松,董新红,刘丽娜,李顺峰. 2019

[2]蝴蝶兰外植体酚类物质和活性氧代谢与组培褐变的关系. 赵滢,杨树华,葛维亚,李秋香,陈红霞,葛红. 2010

[3]热激处理对蝴蝶兰组培褐变的抑制及其生理机制. 赵滢,杨树华,李秋香,葛红. 2013

[4]采后桃果实衰老褐变与活性氧和酚类物质代谢的关系. 窦世娟,关军锋. 2003

[5]二氧化氯浸泡对双孢蘑菇褐变的抑制效应及其机理分析. 李梅,田世龙,颉敏华,李守强,张欣,程建新,葛霞. 2012

[6]麦角硫因抑制双孢蘑菇褐变及其与能量代谢关系. 蔺凯丽,黄琦,黄琦辉,靳祯亮,姜天甲,郑小林. 2018

[7]双孢蘑菇转录组测序及褐变相关基因的挖掘. 彭博,李炳娟,关文强,林琼. 2019

[8]植物乳杆菌发酵液对冷藏双孢蘑菇生理生化性质的影响. 高帅平,李顺峰,李静,王安建. 2018

[9]一氧化氮熏蒸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褐变及衰老的影响. 王欣,寇莉萍,阎瑞香,关文强,丁武. 2011

[10]不同保鲜膜对双孢菇采后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阎瑞香,李宁,朱志强,张娜. 2010

[11]γ-氨基丁酸对双孢蘑菇贮藏品质的影响. 李静,李顺峰,刘丽娜,高帅平,王安建,田广瑞. 2018

[12]真空充氮热处理对鲜切双孢蘑菇贮藏中褐变的影响. 李顺峰,李静,王安建,田广瑞,王佳琪. 2016

[13]贮藏温度对双孢蘑菇褐变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 王丽芳,王晓拓,王志东. 2014

[14]不同浓度臭氧熏蒸对双孢蘑菇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刘晨霞,乔勇进,田姗姗,董桂君,丁文峰. 2023

[15]双孢蘑菇储藏中的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研究. 李南羿,金群力,刘春滟,蔡为明. 2009

[16]采前处理对双孢蘑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刘会琴,杨焱,吴迪,李文,陈万超,李景军,张忠. 2023

[17]不同抑制剂控制双孢蘑菇褐变的研究. 杨慧,王赵改,李静,王安建,魏书信,刘丽娜. 2013

[18]贮藏温度对双孢蘑菇褐变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动力学研究. 王丽芳,王晓拓,王志东. 2015

[19]高产杂交稻“两优培九”功能叶抗氧化系统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刘少华,陈国祥,胡艳,吕川根,吴国荣,杨艳华. 2004

[20]低温胁迫对甘蓝幼苗抗逆生理指标的影响. 秦文斌,山溪,张振超,姚悦梅,肖燕,戴忠良.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