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技术在葫芦科作物中的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亚丽
作者: 陈亚丽;朱为民;刘龙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嫁接技术;葫芦科;应用
期刊名称: 长江蔬菜
ISSN: 1001-3547
年卷期: 2012 年 06 期
页码: 12-16
摘要: 综述了嫁接技术的定义和方法,对嫁接在葫芦科作物生理、生化和分子基因水平上影响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概括,并论述了嫁接在提高葫芦科植物抗病性、抗逆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嫁接技术的研发方向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旨在使嫁接技术更好地应用于葫芦科作物生产。
分类号: S642`S65
- 相关文献
[1]茄子嫁接苗的应用现状及改进方案. 王崇启,刘淑梅,侯丽霞,肖守华,董玉梅,曹齐卫,焦自高,孙小镭. 2013
[2]甜瓜嫁接苗的应用现状及改进方案. 董玉梅,王崇启,侯丽霞,刘淑梅,曾齐卫,王施慧,肖守华,孙小镭,焦自高. 2013
[3]葫芦科作物果实糖积累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王曼曼,屈淑平,李俊星,吴廷全,黄河勋,钟玉娟. 2019
[4]葫芦科植物离体雌核发育研究进展. 邹甜,孙波,王志伟,龚思,陈泽南,孙小武. 2017
[5]葫芦科作物主要病毒病防治研究进展. 古勤生. 2002
[6]葫芦科作物病毒名录. 古勤生,范在丰,李怀方. 2002
[7]"葫芦科2006"国际学术会议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阿什维尔市召开. 刘文革. 2006
[8]瓜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的研究现状及比较分析. 刘子记,杨衍,詹园凤. 2012
[9]葫芦科蔬菜种质资源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评价. 沈镝,李锡香,冯兰香,王海平,宋江萍,杨翠荣,龚会芝. 2007
[10]葫芦科主要瓜类作物EST-SSR标记的开发与应用. 赵胜杰,刘文革,阎志红,何楠,路绪强. 2011
[11]瓜类植物花粉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庞丽琴,付宝春,康红梅,赵玉良,陈晓滨. 2006
[12]DNA条形码(ITS2)在葫芦科鉴定中应用价值的评估. 刘镛,姚辉,陈振东,吴耀生,徐鹏,蒋东. 2012
[13]葫芦科倍性育种的研究进展. 黄金艳,覃斯华,李文信,李天艳. 2007
[14]葫芦科植物再生体系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王秋蓉,李柱刚,王珣,冷春旭,赵曦,李晓娟. 2022
[15]葫芦科作物抗氧化基因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分析. 钱玉磊,闫晋强,刘文睿,吴智明,谢大森,江彪. 2023
[16]葫芦科主要蔬菜再生体系建立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潘琼玉,田丽波,商桑,黄东梅,周萌萌,王佳楠,邹凯茜. 2018
[17]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在广西瓜类作物上的发生情况初报. 蔡健和,刘志明,黄福新,朱桂宁. 2004
[18]通过雌核发育获得葫芦科蔬菜作物单倍体的研究进展. 郭凤领,戴照义,李金泉,汪红胜. 2008
[19]基于ITS序列探讨空心瓜在葫芦科中的系统分类. 江彪,刘文睿,何晓明,彭庆务,林毓娥,梁肇均,谢大森. 2016
[20]利用黄瓜、甜瓜和西瓜SSR开发葫芦科作物穿梭标记. 刘鹏,吴海滨,龚浩,何晓莉,邓国栋.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上海地方豇豆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作者:黄志午;阎君;孟恒宇;潘路招;朱为民
关键词:豇豆;种质资源;表型性状;聚类分析;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分析;亲本组合选配
-
8种种衣剂对芡实种子发芽及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李美霞;陈亚丽;王晓飞;钱新;付佑胜
关键词:种衣剂;芡实;发芽率;安全性
-
22.4%氟唑菌苯胺种子处理悬浮剂对水稻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作者:王晓飞;周长勇;李美霞;毛佳;陈亚丽;齐英杰;钱新;陈香华;郑磊;曹凯歌
关键词:氟唑菌苯胺;水稻;恶苗病;立枯病;纹枯病
-
弱光环境下适应性不同的番茄生长发育与转录组差异分析
作者:王虹;苗辰;丁小涛;沈海斌;朱为民
关键词:番茄;逆境;弱光;激素;转录分析
-
盐胁迫下内生真菌发酵液对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作者:巨亚雯;徐蓬;陈亚丽;付佑胜;曹凯歌
关键词:小麦;内生真菌发酵液;盐胁迫;种子萌发;幼苗生长;促进作用
-
番茄果胶裂解酶基因SlPL参与调控裂果机制研究
作者:仲钊江;吴震;周蓉;朱为民;杨学东;于筱薇;徐艳;高扬杨;蒋芳玲
关键词:番茄;裂果;SlPL;功能验证
-
番茄含糖量不同的两个材料果实转录组初步分析
作者:张文昊;张辉;刘雨婷;王艳;张迎迎;王馨曼;王全华;朱为民;杨学东
关键词:番茄;含糖量;成熟期;转录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