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液EC和pH的调节及增氧措施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蒋卫杰
作者: 蒋卫杰
作者机构: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64
年卷期: 1992 年 1 卷 S1 期
页码: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营养液的电导度 一、营养液的浓度 营养液的浓度表示法,有用重量法( mg/L)、摩尔法( mol)和毫克当量法(me),这些方法都是在配制营养液时,对每种元素进行准确计算时所必须的方法。但营养液还必须有一个总的浓度,它可以用溶液中盐类总溶解量(TDS)来表示,也可以用渗透压和电导度来表示。由于电导度只需少量溶液,很快就可测定出来,因此在营养液浓度测定中电导度被广为应用。 电导度(Electrical Conductivity,简称EC)是根据溶液中含盐量的多少,其导电的能力不同而测定的。由于无土栽培所用的营养液浓度很低。因此常用其千分之一的浓度来表示,如毫西门子(ms/cm)或毫姆欧( mmho/cm)。目前市场上有售便宜的便于携带用的电导仪,测定电导度时用的时间短而简单、准确,在营养液栽培的管理中正被广泛地采用着。 现在常用的便携式电导仪(刻度式或数字显示式)均是在标准温度20℃下标定的,即在温度为20℃时的EC等于1,其他温度下测定的EC,均应以此为依据进行校正(表1)。 从表1的纠正系数也可以看出:在温度低时,营养液的电导度应高些,温度高时则相反。例如在15oC测得EC=1.sins/cm,则1.8 XI.123= 2.02ms/Cm20oC,即15oC时ECI.sins/cm就相当于20C时的ECZ.02ms/cmo 二、营养液中*C的调节 番茄在基质栽培中,营养液的电导度一般控制在2~3ms/cm。在NFT系统中,绝大多数作物其营养液中的EC不应低于2.0ms/cm,如果系统不能对EC进行自动调整,则营养液中的EC每天都应进行测定。当EC值低于2.0时,营养液中就应补充足够的营养成分使其EC上升到3.0左右。这些补入的营养液成分可以是呈固体状态的,也可以是预先配制好的浓溶液(母液)。 如果营养液循环系统能对EC进行自动调整,则绝大多数NFT作物的EC均应设定在2,sins/cm。 Cooper曾做过NFT番茄的试验,在该试验中营养液中营养元素的供给量是由营养液的EC值及作物的长相来决定的。每次补充肥料的用量、补充肥料的日期以及补充肥料以前的EC值均列于表2。 由表2可知,大约在开始的前4个月,当EC下降到大约2. 0时,则每次补充肥料的用量都是相同的。番茄植株在3月中旬进入盛果期并且营养生长旺盛,大约在采收之前3周 (采收始于4月8日),植株的长势开始减弱,因此在3月25日增加了N、 K、 Fe、Mn、B和Cu的用量(尽管当时的EC值仍高达2.sins/cm), 4月 1日发现新叶叶色稍淡于老叶的叶色,故进一步追加了Fe的用量,并且在4月11日继续额外增加N、K、Fe、Mn、B和CU的施用量。通过这几次施肥量的增加,植株生长恢复了正常。此后,每次补充肥料的用量又恢复到以前的水平,并且每次追加的肥料量相等。然而在5月中旬以后,由于新叶叶色变淡,故每次Fe的补充量又增加为常规用量的3倍。 磷酸的施用量取决于溶液的PH值,当PH上升到7.3时,则开始追加磷酸以保持PH在6.0~7.3的范围内。表3展示了酸的用量、加酸的日期及加酸以前的PH值。 。循环使用的营养液每周分析一次(见表4),不过CooPer称直至番茄试验结束,他未曾得知营养液的分析测试结果以由表4可知,在3月中旬植株长势的减弱与营养液中钾浓度的降低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营养液中钾浓度的降低是由于番茄植株对钾吸收量的增加,另外在3月中旬植株长势的减弱也与营养液中过低WJFe浓度有关,通过3月25日、4月 1日和11日 3次增加了 Fe的用量以后,营养液中Fe的浓度才回升到充足的水平。然而从4’月 18日 Fe的用量恢复到常规用量以后,营养液中Fe的水平又迅速下降,因此从5月 16日起,Fe的用量又加大到常用量的3倍,到6月初,营养液中Fe的水平恢复到正常。;因此这些分析数据也表明在番茄生长的大部分时间内,营养液中Fe的浓度偏低,钾的常用量不能满足植株大量结果时对钾的要求。。 这个试验表明:不对营养液中化学成分进行定期分析,而仅仅通过测定营养液的PH和EC并依此为依据来确定所需追加肥料的用量也能成功地栽培NFT番茄。图1展示了番茄生育期间营养液中w、e浓度( mg/L)的变化,N,P浓度仅仅是通过测定营养液中的EC和PH而得到控制的。由图1可知,N、P各浓度点与其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是相当小的。 Winsor等(1979)指出在NFT系统中营养液的EC通常都应保持在2。4m.Vcm的范围内,番茄在弱光条件下适用于较高的*C值,而当光照充足、蒸腾增加时则应降低EC至3ms/cm。叶莱类栽培最好采用较低的EC,如2.oms/cm,甚至在光照充足时其EC值可以更低。英国温室园艺研究所曾进行番茄的长季节栽培,他们指出在EC2~10ms/cm的范围内番茄均能生长,但当EC值高于4.oms/cm时番茄的总产量显著地降低,然而较高的EC值(小于6.oms/cm)能非常有效地抑制番茄植株过腹科”营养生长。Sonnevel6(1980)指出岩棉培黄瓜适宜WJEC是2.0~2.sins/cm,岩棉培番茄适宜的EC7JZ.5~3.oms/cm(此处”的EC是指岩棉中的电导度)。 营养液的酸碱度 一、营养液的PH 营养液的酸碱度通常用PH值来表示,当营养液呈中性时,则溶液中 H“和 O H一相等,此时的PH值为7.0,当OH一占优势时,PH> 7. 0,溶液呈碱性;反之, H”占优势时,PH<7.0,溶液呈酸性。 PH值的测定,最简单的方法可以用PH试纸进行比色,但这只能测出大概的范围,现在国内市场上已有多种进口或国产的手持式PH仪,测试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是无土栽培必备的仪器。_二,,PH值的调这_._、、、、._、__ 大多数植物根系在PHS.5~6.5的弱酸性范围内如长最好,周此无土栽培的营养液PH也应该在这个范围内。guFT系统中,营养液的PH通常应保持在5.8~趴2的范围一内,绝对应避兔超出pHS.5~6.5的范围。PH值过高会导致Fe、Mn、C。和Zn等微量元素产生沉淀,使作物不能吸收。过低的PH则会腐蚀循环泵及系统中的其他金属元件。Sonneveld(1980)推荐:岩棉中营养液的PH应保持在5.0~6.0,在育苗期岩棉 中的PH应维持在5.0~6.5的范围内。PH值不适宜,植物的反应是根端发黄和坏死,然后叶子失绿。 通常在营养液循环系统中每天都要测定和调整PH值,在非循环系统中,每次配制营养液时应调整PH值。常用来调整PH值的的酸为磷酸和硝酸,常用的碱为氢氧化钾。在硬水地区如果用磷酸来调整PH值,则不应该加得太多,因为营养液中磷超过50ms/L会使钙开始沉淀,因此常将硝酸和磷础间会使用。:,f 营养液的加氧措施 作物根系发育需要有足够的氧气供给,虽然无土栽培显著地改善了作物的根际环境条件,但在无土栽培时尤其是营养液栽培,如处理不当,也很容易产生缺氧而影响根系本身和地上部分的正常生长发育。 在营养液循环栽培系统中,根系呼吸作用所需的氧气主要是来自营养液中溶解的氧。加氧措施主要是利用机械和物理的办法来增加营养液与空气接触的机会,增加氧在营养液中的扩散能力(图2),从而提高营养液中氧气断含量,常用的办法有4种(图3)。 在固体基质的无土栽培中,为了保持基质中有充足的空气,除了应选用合适的基质种类以外,还应避兔基质积水。通常应保持基质湿度在6~40kPa范围内,以利根系的正常生长。营养液EC和pH的调节及增氧措施@蒋卫杰$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1 郑光华,汪浩,李文田.蔬菜花卉无土栽培技术.上 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0 2 A.Cooper.Nutrient film Technique,London,1982 3 FAO Plant Production and Protectics Paper.Soilless Culture for Horticultural CropProduction.Rome, 1990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拟南芥中异源过表达CsLOX6和CsHPL2基因提高植株耐盐性和耐旱性
作者:王聪;李强;柴琳;王恒;余宏军;蒋卫杰
关键词: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异源过表达;CsLOX6基因;CsHPL2基因;耐盐性;耐旱性;胁迫
-
酒泉戈壁钢架大棚秋延茬贝贝南瓜高效栽培技术
作者:朱建强;马维成;张国森;蒋卫杰;崔海成;葛亮
关键词:
-
生物农药协同化学农药使用对番茄早疫病防治效果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作者:国艳春;李素英;林桂玉;田素波;胡永军;李英杰;蒋卫杰;史庆华;桂承德;李传兴;刘霞云;丁俊洋;国家进
关键词:嘧啶核苷类抗菌素;代森锰锌;协同使用;番茄早疫病;防治效果
-
渔菜共作技术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作者:万潇阳;拜艳玲;余宏军;李强;路涛;李阳;蒋卫杰
关键词:渔菜共作;养鱼;蔬菜;无土栽培
-
甘肃河西沙漠区简易连跨拱棚西甜瓜高效立体栽培模式
作者:王亮;刘长军;张国森;蒋卫杰;余宏军;李强
关键词:
-
厨余垃圾堆肥在普通白菜基质栽培中的应用
作者:李强;余宏军;艾爽;蒋卫杰
关键词:厨余垃圾;堆肥;资源化利用;普通白菜;品质
-
叶果量调控对番茄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路涛;余宏军;李强;蒋卫杰
关键词:设施番茄;叶果量调控;产量;果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