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作物光合蛋白复合物的提取及比较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儒情

作者: 王儒情;华玮;刘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光合作用;类囊体膜蛋白复合物;蓝绿温和胶电泳;光合蛋白;作物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05 期

页码: 35-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双子叶C3光合模式植物拟南芥和本氏烟草、单子叶C3光合模式作物水稻和C4光合玉米、双子叶C4光合白花菜、C3-C4光合中间型Moricandia suffruticosa(MS)二倍体物种以及多倍体C3作物油菜、大豆和花生为材料,运用蓝绿温和胶[Blue Native (BN)-PAGE]技术手段,在生化分子水平对C3与C4型、单子叶与双子叶、二倍体与多倍体不同作物光合复合物的差异进行解析。首先以拟南芥为材料优化BN-PAGE体系,证明在膜蛋白非离子型去垢剂十二烷基-β-D-麦芽糖苷(n-Dodecyl-β-D-Maltopyranoside,DM)终浓度为1%、处理时间为10min时增溶效果最好。然后用优化后的体系比较不同作物种间光合/类囊体膜复合物的差异。结果表明,光合复合物及其相应代表性亚基在蛋白丰度和组成形式等方面显著不同。与C3、双子叶和二倍体植物相比,C4、单子叶和多倍体作物中光系统Ⅱ(PSⅡ)核心蛋白D1在复合物中的含量升高;水稻中Cyt b6f含量最高,不同作物之间Cyt b6f核心亚基Cyt f丰度差异较大;玉米中光系统I(PSI)核心亚基PsaA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8种作物,且C4作物高于C3作物;单子叶植物中ATP酶复合物核心亚基CF1β含量显著高于双子叶植物。本研究比较了不同植物间光合蛋白复合物差异,为改良作物的光合性状和提高光合效率提供参考。

分类号: S312

  • 相关文献

[1]CO_2浓度升高对作物生理影响研究进展. 姜帅,居辉,刘勤. 2013

[2]基于三维冠层模型的玉米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模拟. 顾生浩,王勇健,温维亮,卢宪菊,于泽涛,郭新宇. 2019

[3]美洲斑潜蝇幼虫潜叶为害对几种作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张慧杰,段国琪,张战备,梁哲军,张冬梅,许琦,王晓民,许爱玲,刘珍. 2006

[4]LED光源红蓝光配比对生菜光合作用及能量利用效率的影响. 王君,仝宇欣,杨其长. 2018

[5]南粳5055及其亲本的光合特性. 孙萌萌,王莹慧,汪育文,陈国祥,赵凌,张亚东. 2020

[6]五种相关光合蛋白基因在马铃薯野生种冷驯化中的表达分析. 吴巧玉,何天久. 2021

[7]短期UVB辐照对抱茎风毛菊光合作用的影响. 常宗强,祁淑云. 2016

[8]水稻剑叶类囊体膜蛋白复合物的蓝绿温和胶电泳分析. 叶露幻,郑宝刚,沈唯军,陈国祥,吕川根. 2013

[9]小麦叶片类囊体膜蛋白复合体的分离和分析技术研究. 向小聪,孟庆石,鲍锦库,潘映红. 2011

[10]两优培九剑叶衰老过程光合膜功能及蛋白质复合物的变化. 叶露幻,沈唯军,郑宝刚,宋涛,陈国祥,吕川根. 2013

[11]低温胁迫下聚糠萘合剂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徐田军,董志强,兰宏亮,裴志超,高娇,解振兴. 2012

[12]作物氮素无损快速营养诊断研究进展. 宋丽娟,叶万军,郑妍妍,苏戈. 2017

[13]不同作物田土壤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初步研究. 徐佳,王燕春,周艳芳. 2016

[14]超级稻新品种辽星1号. 王德生. 2009

[15]贵州主要作物固碳现状和潜力估算. 肖厚军,秦松,何佳芳,范成五. 2012

[16]西藏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及其保护管理现状与展望. 顾茂芝. 1999

[17]信息技术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 朱大洲,王成,王晓冬,于春花,赵春江. 2011

[18]抗病虫育种. 汤圣祥,闵绍楷. 1998

[19]作物产量系统的构成及育种分析. 高士杰,刘晓辉. 1994

[20]绿豆新品种辽绿27号. 王德生.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