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生长素调控甘薯根系响应低钾胁迫的效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明
作者: 刘明;靳容;赵鹏;张强强;朱晓亚;王静;于永超;唐忠厚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生长素;耐低钾能力;根系形态;外源调控
期刊名称: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2 期
页码: 29-34
摘要: 利用外源方法调控根系生长是提高植物对低钾耐受性的重要策略.采用水培方式,研究低钾胁迫下喷施生长素(IAA)对苗期甘薯钾吸收、根系特征和内源IAA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钾胁迫显著降低了甘薯幼苗的生物量和钾积累量,减少了根系的总根长和投影面积,与对照相比,徐薯32(耐低钾型)这4个指标的下降率比宁紫薯1号(低钾敏感型)更低.2)外源IAA通过增加侧根的长度和比例,提高根系总长度和投影面积,并增加生物量和钾积累量,从而减轻低钾的抑制作用.这一过程与外源IAA提高了叶片和根中内源IAA含量有关.3)外源IAA对缓解徐薯32低钾胁迫伤害的效应优于宁紫薯1号,是因为徐薯32合成更多的内源IAA,促发更多的侧根,以提高对钾的吸收.综上,外源IAA通过调节内源IAA的合成,提高甘薯根系对低钾胁迫的适应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甘薯的耐低钾能力.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外源压力对甘薯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 张辉,王会方,李春华,董月,张永春. 2018
[2]丛枝菌根真菌对甘薯生物量、根系形态及钾素吸收的影响. 周晓月,袁洁,石琨,汪吉东,朱国鹏,周其良,丁爱芳. 2022
[3]水稻耐低钾能力及其鉴定法研究. 谢少平. 1991
[4]盐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外源物质调控效应. 王康君,王龙,顾正中,李筠,任立凯,李强,孙中伟. 2016
[5]低氮胁迫对高羊茅IAA生长素代谢组影响的研究. 李小冬,舒键虹,王茜,陈莹,吴佳海,蔡一鸣,王小利. 2016
[6]四数九里香组织培养(简报). 高营营,韩晓华,张露,黄天琨,林贵美. 2015
[7]AMF增强枳抗旱性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张菲,倪秋丹,邹英宁,吴强盛,黄咏明. 2017
[8]华杜英扦插试验结果初报. 张作焕,钱锋. 2003
[9]悬浮固化液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生长素. 卢巧梅,张文敏,黄川辉,卢明华,励建荣,张兰. 2015
[10]生长素与植物根尖干细胞巢的维持. 张倩倩,郑童,予茜,葛磊. 2018
[11]印度梨形孢对水稻的促生作用及其机理的初探. 吴金丹,陈乾,刘晓曦,林福呈,高其康,楼兵干. 2015
[12]不同生长素处理和营养液浓度对双瓣茉莉水培扦插生根的影响. 王健省,程琳琳,王旭,陈婷,符汉苗. 2015
[13]植物生长素的极性运输载体研究进展. 李运合,孙光明,吴蓓. 2009
[14]生长调节剂对葡萄扦插苗水分代谢和碳平衡的影响. 吕英忠,代永欣,张鹏云,史静儒,王林. 2020
[15]生长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邹锋康,王秋红,周建朝,丁广洲. 2018
[16]植物激素及其在果树、花卉和蔬菜方面的运用. 白春雷,咸丰. 2016
[17]温湿度对棉花种子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反应影响的研究. 李瑞春,李瑞春,李憬霖,徐敏,叶福民,朱鹤,王子胜. 2020
[18]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调节作用的模拟. 朱庆生,侯凌锋,吕中华. 2008
[19]蝴蝶兰催花过程中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 马晓华,刘洪见,张庆良,胡青荻,钱仁卷. 2021
[20]茉莉素、生长素和表观遗传调控水稻颖花发育的研究进展. 陈睿.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土壤中铬的毒性阈值(ECx)及其预测模型
作者:孙晓艺;王萌;秦璐瑶;俞磊;王静;陈世宝
关键词:铬;剂量效应;低剂量毒物刺激效应;毒性阈值
-
高产稳产中强筋小麦新品种-徐麦44
作者:张会云;刘东涛;王静;马红勃;刘静;刘立伟;易媛;朱雪成;冯国华;张娜
关键词:
-
不同喷药机械与药剂组合对棉花脱叶催熟效果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太杰;陈兵;杨立;王静;赵静;李翔;唐广兰;王刚;韩焕勇;王方永
关键词:无人机;脱叶剂;棉花;纤维品质;产量
-
种衣剂防治小麦茎基腐病效果的评价
作者:张建周;李春盈;王风涛;刘明;张天兴;崔明珠;齐建双
关键词:小麦;茎基腐病;种衣剂;病情指数;产量相关性状
-
棉花不同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比较
作者:梁昌毅;谢云;王静;蒋争军;买里亚木姑·依斯拉依;唐永淳;唐新燕;邹亚茹;王林;崔建平;张娜;蒋从军
关键词:棉花;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品质
-
含钙添加剂处理下不同秸秆腐解产物可溶性有机质三维荧光特征变化
作者:夏明明;刘佳;吴萌;樊剑波;刘晓利;陈玲;马昕伶;李忠佩;刘明
关键词:含钙添加剂;秸秆;可溶性有机物;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
-
分子印迹材料在手性拆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郑依柳;邵华;金芬;金茂俊;王静;佘永新
关键词:分子印迹聚合物;手性拆分;样品前处理;传感器;手性固定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