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脱水剂对杂交水稻制种种子成熟脱水和质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伟民

作者: 胡伟民;王齐天;曹栋栋;阮关海;朱丽伟;关亚静;谢潜程;胡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水稻制种;脱水剂;水分;千粒重;熟期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学报

ISSN: 1004-1524

年卷期: 2015 年 27 卷 06 期

页码: 901-90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加快杂交水稻制种种子成熟后期的脱水过程,以钱优1号为材料,在夏季制种中,在F1代种子蜡熟末期喷施不同类型的脱水剂,研究不同脱水剂及施用浓度对杂交稻制种种子脱水效果和种子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种脱水剂均能加快种子脱水,使成熟期提早1~10 d,水分下降1.55%~8.35%;其中7号脱水剂处理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成熟期提早5 d,种子水分下降2.46%,千粒重提高0.9%。而且7号脱水剂处理能提高种子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对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并能显著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含量。表明7号脱水剂适宜在籼型三系组合钱优1号制种种子成熟后期使用。

分类号: S511.21

  • 相关文献

[1]成熟期脱水剂施用对小麦种子活力的影响. 李娜,蒋薇,陈一洋,杜锦,刘建,谢晓东,向春阳,曹高燚. 2019

[2]“九二0”在“IR58025A”组合高群体制种中的施用技术研究. 邹伟清,杨正威,E.D.Redona,F.M.Malabanan,R.R.Suralta. 1999

[3]稻壳颜色标记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应用初探. 何立斌,曹立勇,钱前,程式华. 2001

[4]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栽插秧机设计与试验. 熊玮,朱德泉,朱德文,武立权,汪超贤,吴作龙. 2016

[5]杂交水稻制种应用穗萌抑制剂试验初报. 丁松,张效忠,林开兵,苏松田,李家和,李邦虎,刘晓松,王合勤. 2008

[6]水稻花时性状研究进展. 张萌,戴冬青,李西明,张华丽,马良勇. 2016

[7]杂交水稻制种几种花期调节方法的综合比较. 顾海永,李传国,梁世胡,张其文,潘文. 2009

[8]赤霉素在杂交水稻制种上的作用与机理. 皮勇华,贺芳,徐志文,钟荣. 2007

[9]杂交水稻制种母本大田直播半旱式栽培技术初探. 马国辉,陈同明,吴明灿,唐典型. 2004

[10]杂交制种模式下制种心理调查及推广策略初探. 冯军,柯剑鸿,叶宗才. 2015

[11]杂交水稻制种亲本印刷粘种育秧特性及其机插效果研究. 张青,王明,朱孔志,徐泽鹏,符永庆,刘爱民,徐磊,喻晶. 2025

[12]水稻防早衰的几项技术措施. 郭唏明. 2000

[13]不同熟期春小麦品种光合速率日变化研究. 王小兵,史红飞,李元清,崔国恵,吴晓华,于美玲. 2015

[14]鲜食大豆良种-沈鲜1号. 王德生. 2005

[15]辽宁省不同熟期水稻品种株型特征比较研究. 解文孝,吕军,韩勇,李建国,刘博,姜秀英,刘军,姚继攀,唐志强,蒋洪波. 2017

[16]不同熟期辣椒果实农艺性状和维生素C含量动态变化. 冯营,胡新燕,冯清伟,孙亚伟,李卫华. 2015

[17]景泰引黄灌区大豆引种试验. 何世炜,武德礼,朱祥清. 2003

[18]吨粮田开发途径早、晚稻品种组配方式的研究与应用. 吴松林,吴宪章. 1989

[19]鲜食枣适于庭院栽培. 周润生. 1998

[20]辽宁中熟、中晚熟与晚熟玉米品种的产量性能比较与分析. 史振声,张世煌,李凤海,王志斌,张喜华,张永亮,朱敏.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